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彩虹妈妈”劝阻玩水 电子哨兵实时预警 千万双眼睛紧盯高风险水域

英山县草盘地镇的“彩虹妈妈”在东河草盘段河口村大桥底下,劝导戏水的小孩远离周边深水区。                    (湖北日报通讯员 谭文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胡雯洁

通讯员 蒋镐志

盛夏时节,英山县松山铺村季陵沟的深潭一如往常水草丛生、淤泥幽深。7月26日下午,一群孩子跃入水中嬉戏,丝毫未察觉到脚下的危险。“这里水有七米深,很危险!快上岸!”一位红衣志愿者举起竹竿大声喝止。孩子们怔住了,被及时劝离。

她叫黄莉,是村里的“彩虹妈妈”之一。每年暑期,她和村里另外4位妈妈志愿者一起上岗——巡视水域、劝阻玩水、接送放学孩子,甚至包下整个暑期的“陪伴值班表”。

“我们多付出一些,就是为了让孩子留在安全区。”她说。

“彩虹妈妈”主动巡查

“喊破嗓子,不如送进屋子。”这是多位一线应急管理人员和乡村基层干部反复提到的一句话。要想避免未成年人溺水,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履行好监护责任。然而,由于一些家长看护不到位,再加上未成年人往往缺少安全意识,导致溺水悲剧时有发生。

据相关部门统计,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中,近六成事发时无家长陪伴。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令人揪心的监护“真空”,也是急需填补的家庭责任“缺口”。尤其对留守儿童等重点关爱群体来说,更需要社会力量补位。

所幸,今年夏天,孩子们身边多了这么一群人:省妇联牵头各市州设立“彩虹行动”省级服务点,深入70余个重点乡镇,累计吸纳“彩虹行动”志愿者近5000人。她们之中,有的是在家务农的母亲,有的是乡村退休教师,有的是在村电商点帮忙的年轻媳妇。

英山县多个乡镇均组建了“彩虹妈妈志愿服务队”,每队3人至7人不等。她们在孩子们最容易脱离监管的午后与傍晚,出现在溪边、塘堰、沟渠、小水库等地巡查值守。

“每天下午到傍晚,我们都沿着村塘水渠巡查,就怕小孩子乱来。”来自通山县南林桥镇的“彩虹妈妈”余彩云说,“我看见孩子光着脚要下水,会问:‘今天妈妈知道你来这里吗?’不少孩子先是一愣,随后撒腿就跑。”

26日下午4点半,宣恩县椿木营乡的各个群众活动中心都喧闹起来。“谁来说说今天书里最喜欢的内容?”“我喜欢那只小猫,它从井里救出了伙伴!”

“彩虹行动”志愿者田桂凤坐在教室角落,笑着记下孩子们的发言。

“其实我们没那么多大道理,主要是给他们多一份看护和关心。”她说。椿木营乡民族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占该校学生的三分之一,“彩虹妈妈”们轮流陪他们在“四点半课堂”看书学习,为防溺水“加一把安全锁”。陪伴是最好的守护,也是悄然构建的“社区型亲情防线”。

天空传来老师喝止声

5.9万公里——这是湖北江河及主要支流岸线的总长度,加之星罗密布的湖泊、水库、塘堰、渠网,如此广袤的水域,靠人力巡查终究是有局限性的。为此, “数字哨兵”正快速上岗。

午后两点,太阳正毒。鄂州梁子湖畔的芦苇轻摇,湖面波光潋滟。几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背着书包,穿着拖鞋,悄悄从一处老码头边的土路钻了出来,嘴里嚷着:“快点,水退了,咱们下去摸鱼!”

刚靠近水边,湖堤上方一个隐藏在电杆上的小型摄像头“滴”地一响,自动识别出接近水域的是未成年人。紧接着,扩音器发出警告:“你们已经靠近高风险水域,请立即离开,注意安全!你的行为已被记录。”

孩子们一惊,四下张望。下一秒,摄像头完成拍照识别,系统迅速将信息推送给学生班主任和网格员。

不到3分钟,班主任李老师的声音便通过手机APP,从扩音器中传来:“许星昊、刘毅是你们吗?赶紧上来!老师现在正和社区网格员一起往这边赶!”

孩子们脸上顿时涨红,慌忙往岸上退。就这样,一次高风险行为被及时叫停。

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3年起,湖北开始在重点水域试点部署AI识别系统与无人机“空中劝导”机制。武汉、十堰、黄冈、鄂州等地的“空地协同系统”已实现:孩子们靠近高风险水域,系统立刻喊话,多环节预警闭环处置。

爱心托管班上好安全课

“谁来说说‘六不准’有哪些?”

教室里,华中师范大学志愿者江昕举起一张黄色提问卡发问。孩子们纷纷举手:“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不在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语速飞快,脱口而出。

在通城县,盛夏的蝉鸣依旧高奏,但家长们的焦虑却少了一分。该县114个“爱心托管班”遍布城乡,专为留守、双职工和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全天候陪伴。来自10所高校的373名大学生志愿者接受统一培训,为4000多名孩子送去暑期守护。

“我们以安全看护为主,同时兼顾兴趣拓展、心理陪伴。”共青团通城县委副书记黎灿说,第一节课就是防溺水,讲解“六不准”,还设计了亲子任务、安全打卡等活动,让安全教育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像这样的公益托管班,湖北今夏已开办3811个,服务持续整个暑假,把“孩子去哪儿”的民生难题变成安全放心的幸福答案。

这些看得见的努力背后,还有一张制度的防护网正在织密。湖北推动将溺水高风险水域纳入自然灾害风险图谱,绘制防溺水地图,责任到人。省应急管理厅联合17个部门组成暗访组,直插县乡村三级盯点查改。截至目前,已有128个专项组下沉巡查,打通防线“最后一百米”。

从日常巡护到智能预警,从亲情陪伴到共治共管,湖北正把防溺水工作从“补短板”推进到“织密网”——以科技为支撑,制度为保障,爱心为底色,托住孩子们的整个夏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彩虹妈妈”劝阻玩水 电子哨兵实时预警 千万双眼睛紧盯高风险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