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28位海外学子江城觅机遇 “我们想回来发展!”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文漪、通讯员聂浩)“武汉满满的诚意和雄厚的发展基础,让我们想回来发展!”7月26日,牛津大学光电工程博士生韩启昊在今年最新一场“名校菁英武汉行”启动仪式上的发言,道出与会海外学子的共同心声。当日,武汉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搭建对接平台,28位来自牛津、剑桥、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顶尖学府的博士、博士后,与东风集团、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华工科技、汉江实验室等4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现场对接、共谋未来。

这些海归博士、博士后均来自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光电子等武汉重点产业前沿领域。多位博士现场路演、分享创意,在场投资机构产生浓厚兴趣。在人才对接环节,40余家用人单位代表详细介绍武汉产业布局、人才政策与岗位需求,与海外菁英深入交流。与会海外学子们认为,作为快速崛起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强劲的经济动能、活跃的创新生态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并存,他们期待着后续实地考察,将通过亲身感受,寻找个人事业与城市脉动的最佳契合点。

活动现场,海外学子们表达了强烈的技术落地意愿。来自浙江杭州的韩启昊认为,武汉雄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光通信领域的强大集群,为其技术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闭环提供了理想土壤:“学术研究应主动对接产业前沿,回应社会需求。”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兰宇驰表示,武汉光电子产业密集,希望能把自己所学和前沿科技带回武汉,与本地企业紧密结合,为技术攻关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武汉发展前景,海外学子们很有信心。武汉籍牛津大学化学博士阎行懿以“地理枢纽”定义家乡:“武汉连接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是天然的中心。”他认为,武汉具有完备的创新生态,一个新想法很快就能找到配套支持体系,这对科研成果转化至关重要。

韩启昊也表示,武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宜居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其发展吸引力。多位非湖北籍与会博士同样表示,被武汉展现出的强劲产业动能和完善创新链条所吸引,看好其作为事业平台的长期潜力。

武汉独具特色的人才政策,也赢得普遍认可。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博士赵昊,对武汉人才住房补贴政策印象深刻。“持续性的支持更让人安心,优于简单的一次性补贴。”他还表达了浓厚的归乡意愿,“从孝感家里开车到武汉只要一小时,能回家乡工作当然最好。”赵昊表示,将向海外学子积极推介武汉。

据悉,“名校菁英武汉行”是武汉倾力打造的引才品牌,为海外名校菁英与武汉市用人单位搭建高效对接桥梁,今年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未来三天,这批海外学子将深度探访光谷生物城等产业园,岚图汽车、康圣达医学等企业,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九峰山实验室、协和医院等科研高地,全方位体验武汉产业实力与人才环境,助力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成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28位海外学子江城觅机遇 “我们想回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