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安和儿子杨智宇
志愿者搬运爱心人士捐赠的饮用水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孙婷婷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孙婷婷 实习生覃紫钰 施希舸 吴星宇 通讯员陶璨 李早)烈日蝉鸣中,武汉街头一个贴着“免费取水”字样的冰柜,成为高温下最清凉的风景线。7月24日,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街走新路615号,志愿者从“爱心冰柜”取出瓶装水,递给汗流浃背的环卫工人和快递小哥。而冰柜一侧,捐赠场面同样火热:载满矿泉水的小货车、骑着电动车送水的市民、堆成小山的“爱心水”……源源不断的善意,通过这个小小的冰柜,为酷暑中的城市劳动者送去持续清凉。
这个“爱心冰柜”的发起人,是走马岭街道走集镇社区的餐饮店老板杨长安。自2022年起,每年高温时节,他都会自费购买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物资,放置在“初心驿站”,免费提供给路过的快递员、环卫工人及行人。杨长安的善举如同火种,迅速点燃周围人的热情,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纷纷加入,自发购买物资投入驿站和冰柜,让这座路边驿站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心加油站”。
24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爱心捐赠络绎不绝。市民史红莲捐赠10箱饮用水、市民朱凤英捐赠10箱饮用水、市民王春芳捐赠20箱饮用水、留心驿站志愿者捐赠35箱饮用水和4包馒头、武汉临空港保利大剧院送来冰淇淋和电影票、华润怡宝饮料捐赠30箱饮用水、武汉润泽九天实业有限公司捐赠10箱饮用水、长信仁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捐赠50箱饮用水、湖北嘉英大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捐赠70箱饮用水……驿站一面白色墙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份来自个人和企业的爱心物资。
上午10点多钟,环卫工人杨师傅熟练地到冰柜前取水。“这冰柜我熟,年年夏天都开。天太热了,每天路过我都要来拿瓶水。”杨师傅说。
走马岭街物流园区密集,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穿梭不息。刚停下车准备取水的饿了么骑手宋先生,不仅拿到了水,还收到志愿者递过来的“爱心馒头”。“我们整天在外面跑,能停下来喝口水,真的特别感谢他们。”宋先生感慨道。
爱心捐赠者朱凤英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么热的天,大家都不容易。”她是走马岭人,今年是她连续第二年以个人名义参与捐水。
“我已经备好500箱水,还熬了绿豆汤。”杨长安告诉记者,4年来,每个夏天,他都会开设爱心冰柜2个月左右,投入4万至5万元采购物资,仅水就要准备约2000件。今年7月1日,爱心冰柜如约开放。考虑到部分户外工作者不便前来,他还会带着员工、动员妻儿,主动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水上门。
看到爱心冰柜的影响力逐年扩大,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杨长安深感欣慰:“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把爱心传递下去,一起为城市劳动者奉献爱心。”
杨长安的这份爱心,如今有了传承者。近段时间,由于他身体不适,“00后”儿子杨智宇接过了运营爱心冰柜的接力棒。“每天都有很多爱心人士捐赠物资。”杨智宇说,冰柜放在室外,他会不定期补充瓶装饮用水,常常发现匿名捐赠者已经默默填满冰柜,“老爸坚持做好事,我必须全力支持。”
走集镇社区书记徐拥军介绍,在杨长安的示范带动下,社区积极号召了更多爱心企业参与。令人感动的是,本地社区志愿者也主动加入,不仅捐水捐物,还在现场传递爱心。
忙碌的志愿者中,身高1.9米的李舒隽十分显眼。他只有14岁,是吴家山第三中学准初二学生。24日,他和妈妈陈女士来到爱心驿站,捐赠了2箱矿泉水。陈女士说,看到社区号召后,她便带着儿子来此做志愿服务,为城市建设尽一份力。捐赠后,李舒隽留在现场当起志愿者,帮忙分发爱心物资。炎炎夏日里,这份跨越年龄的爱心,格外清澈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