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余瑾毅、通讯员高星、杨京、实习生陈梓为)7月15日,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运动医学领域答辩评审在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路院区举行。
这是武汉市为加快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促进医疗领域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水平跨越式提升而启动的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
评审现场,来自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第四医院等医疗机构的27个项目围绕运动医学创新术式等,向从全国遴选的知名业内专家,进行了精彩展示。
武汉市第四医院党委书记夏平、副院长张青松和疼痛科学科带头人李荣春分别在脊柱外科的减压融合手术、肩袖撕裂手术和疼痛射频治疗等领域展示其创新之处。
“针对颈腰痛病患,常规的脊柱微创手术,容易在术中对神经造成挤压,导致术后恢复时间长或者难以恢复,影响部分功能。我们在设备不变、耗材不加的情况下,创新了手术方法,不仅安全性大大提高,医疗费用也没有增加,手术效果更好。”武汉市第四医院党委书记夏平介绍评审项目《非接触过顶技术在大通道椎间孔镜下减压融合中的应用》时说,此类手术该院每年实施400例左右,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该院发现临床痛点,不断改进,形成了成熟的技术。目前,全国已有50多家医院前往该院学习此项技术。
“不可修复肩袖撕裂也是‘可修复’的。”武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运动医学专家张青松分享的《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补片系统化治疗及康复一体化》,针对各种程度和类型的肩袖撕裂选择不同的补片方案,并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的诊疗流程,并通过术后康复治疗,让疗效更有保障。
据了解,武汉市第四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是湖北省运动医学中心,也是我省最早有建制的运动医学专科。近年来,运动医学中心的各项创新成果,在临床上逐步展现出疗效优势。例如,系统化的肩袖补片技术,在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治疗中,减少了患者接受关节置换的概率。其中,该院在国内率先提出的动静结合的自体组织补片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在膝关节髌骨脱位方面,使用机器人手术大幅提升手术的精确度。对于合并复杂扭转畸形的髌骨脱位,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术中精准截骨矫正。
“病人的需求,就是我们创新的动力。”夏平说,这些高精尖技术逐步被攻克、被优化,并向基层医院推广,造福患者。
据悉,该活动由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汉市医疗保障局协办,武汉市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等单位承办,为医疗技术创新搭建优质平台。活动将持续至今年8月19日,届时将发布“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