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彭瑾) 7月3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数智党建研究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党建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研讨会于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203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教育长、教授柳建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教授邓纯东,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校长、教授桑学成,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授丁俊萍,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宋学勤,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授唐皇凤、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速继明,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许君宝,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钟义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燚、副教授李翔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学东作开幕致辞,他首先向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向各位专家学者具体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他指出,当前学校在党建工作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他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对学院当前的发展规划与建设成效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给予学院党史党建学科发展更多建议和指导。
开幕式后,全体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张燚主持第一场研讨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党务工作与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柳建辉认为党史党建学科标准兼具严肃性和宽泛性,学科标准和学科建设标准之间存在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差异,强调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学科评估标准问题,深入挖掘政策内涵和历史参照,不断明确其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他提出要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兼顾学科机构依托和学科队伍建设,最终形成科研教学相辅相成的良性局面。
邓纯东提出要深入研究党史党建学科规律以回应现实,充分把握其政治性和实践性。他强调要理清学科本身的内涵、性质及其内容边界,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同时,夯实基础学科知识,从而为解决各类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桑学成从学科层级切入指出,党史党建学科具备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他提到学科体系建设要关联理论与实践,同时关照历史以指导现实,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发挥学科本身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丁俊萍就党史党建高质量发展问题展开论述,强调要高度重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对此,党员应群策群力,积极为党的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将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融入学科建设发展,理清学科基础概念,严格学科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构建学科依托并将其扩展到就业范畴。
宋学勤则认为学科建设要立足于当前战略需求,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关注人才的自主培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为促进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作用,为党的建设工作和学科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储备。
第二场研讨会议由李翔主持。
速继明认为,学科建设应统筹学科内部资源与力度,统一规范学科名称,完善和规范其学术性。此外,他强调在不断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应注重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实现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双轮驱动;推动评价考核多元化,加强学生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研究性学习,助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唐皇凤则指出,要明确党史党建学科的核心概念,理清党务工作与党史党建学科之间的关系,加强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企业联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政治吸纳和政治引领作用。
许宝君认为党史党建工作需将问题与经验相结合,从党内关系、党政关系、党社关系和党群关系出发,厘清党史党建学科的基本内涵,推动学科标准从重要性向学理性转变。
钟义锟认为,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应以深入发掘标识性概念为逻辑起点,依托相关学科搭建知识体系;同时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出发,厘清学科基本内涵。
本次研讨会聚焦党的建设实践发展与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同在场各位专家学者一同探讨了如何完善党的建设理论体系和推动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工作。与会专家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为本次研讨会带来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智慧成果。这些思想碰撞不仅为推动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更为推动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坐标。未来,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认真总结本次研讨会的建议成果,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方案,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有序推进学科建设标准的确立,共同书写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