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主题采访进陕西:基层有“智”理 应急“加速度”

央广网成都5月23日消息(记者 王颖 见习记者 唐诗敏)5月19日至20日,“长征路上展新颜 川陕应急新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西安市莲湖区,探寻当地如何以应急管理事业的创新举措,筑牢安全屏障,赋能基层发展。

山川地带信号难题如何破解?

“入户叫应”见招拆招

进入陕西地界,记者首站抵达城固县上元关古镇。这里北依汉水、南屏巴山,古镇上的“衡家老号”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上元观会议会址,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播下。

上元观古镇的“衡家老号”(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诗敏 摄)

“上元关古镇里的建筑大都建于明清时期,如何有序保护古建筑,赓续红色基因,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是我们基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上元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曹江波向记者介绍,为此,当地在全县率先组建基层消防站,配备专职消防员2名和镇级兼职消防员6名。专业消防员负责核心救援与技术指导,退役军人、景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组成兼职消防队伍,承担日常巡查、初期火情处置等。在此期间,上元观镇坚持每个季度组织消防应急演练,充分动员广大村民参与。实战演练包括火情发现、预警、排险、救援、伤情处置等环节。

上元观古镇内的应急救援消防车(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诗敏 摄)

城固县辖内多有山川,做好森林防护,高效的预警机制尤为重要。在县域的南北山区,40套智能警示设备构筑起24小时数字防线,高空瞭望系统通过双光谱摄像头实现火情秒级预警;在工矿企业,“城企治安”小程序将扫码检查、风险登记“搬到指尖”;在上元观古镇景区,81个智能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实时联动,构建起文物保护的智能屏障。正是这套监测体系,让全县12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339处风险区尽在掌握。

但面对紧急突发事件,山区可能出现的无信号情况,更为棘手。“为有效解决多灾易灾山区预警监测力量薄弱问题,我县已建成灾害‘入户型叫应’预警系统2处,拟再建16处。”城固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余悝说道,“考虑到断网难题,我们特别为现地监测预警设备设计了多种通信方式,包括以太网、4G及LoRaMesh等。这些通信方式互为备份,确保在任何一种网络环境下都能实现预警信息快速、准确传输。”

上元观镇应急物资储备库(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诗敏 摄)

通过布设水位监测报警站、雨量监测报警站,在村委会值班室安装防汛呼叫器,在高风险区域、人口密集区、弱势群体聚集地等关键位置的居民家中安装报警应答器,城固县正努力搭建全方位的安全预警网络,以期实现“最后一米”的预警覆盖。

老旧小区应急难题如何破解?

救援物资“触手可及”

与城固县不同,西安市莲湖区的“应急布防”则基于当地老旧小区多、人流量大、消防能力薄弱的现实情况。

“小区出现雨水倒灌情况,请各救援人员明确分工,警戒组、防汛组、抢险救援组、物资保障组迅速到位。”在莲湖区枣园街道指挥室内,指挥人员通过实时传输的画面信息对某小区模拟的突发情况作出指示。

“基于街道的‘网络中枢’,辖内各小区的突发紧急状况有了及时回应。而且我们已提前在社区内建设了紧急救援站,其中的救援物资包括防火服、应急照明、应急切割等设备。这些救援站紧邻小区,或直接建设在小区内,就是为了让救援人员能第一时间获取物资。”枣园街道安全生产和消防办公室工作人员郭卫东说道,“在莲湖区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我们还会邀请专家,对小区物业人员、小区志愿者等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主要涉及火灾救援、防汛等领域,以保障小区内部安全。”

莲湖区枣园街道指挥室可实时查看辖内社区情况(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诗敏 摄)

在莲湖区红庙坡街道大兴东路社区,有一支“红色队伍”格外亮眼。这是由社区与社会组织共建的“红领之家应急救援队”,现有队员270余人,其中专业应急队员60余人,成员包括党员、社区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退役军人等。

“红领之家应急救援队”不仅在红庙坡街道各社区内常态化开展安全知识宣讲,还依托大兴东路社区所建的应急救援中心指挥部,将街道辖内的老人、小孩邀请进来,展示各类救援装备,开展心肺复苏术学习体验、常见火灾处理、电动车充电安全须知等科普讲解活动。

红领之家应急救援队(央广网见习记者 唐诗敏 摄)

“‘红领之家应急救援队’通过政府项目、社区公益基金,可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尤其重视‘预防前置’机制,把‘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将安全预防、预警知识根植于群众心里。”莲湖区应急管理局应急处置科负责人王宝明说道,“去年,我们还从街道、社区两个层级制定了《莲湖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制度规范》,进一步细化明确流程机制和职责制度25项,确保组织体系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应急知识宣传等各方面工作职责明确,落实有效。”

目前,莲湖区9个街道全部成立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统筹公安、城管、民兵、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力量,在每个街道组建30至50人规模的应急救援队伍,每个社区成立10人的应急救援小队,实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有机构、有人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主题采访进陕西:基层有“智”理 应急“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