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数智赋能,文脉焕新

当历史的书页悄然翻至2025年,我们又迎来一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在全球博物馆界日益聚焦于如何以创新方式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无疑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澎湃动力。

科技创新与博物馆事业交汇形成的 “数智之光”,不仅照亮了人类文明的深邃历史,更为文脉的赓续与传承开辟了崭新的路径。西安博物院推出“千古秦俑情”项目采用MR混合现实技术,实现了给兵马俑“上色”的神奇魔法,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度。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造“河之恋”720度全景运河画卷,令观众仿佛置身千年运河的繁华盛景之中……科技已成为博物馆吸引观众、活化馆藏、拓展服务边界的核心驱动力,也赋予了博物馆全新的时代价值。

立足荆楚大地,我们更能深切感受到这股浪潮带来的深刻变革与无限可能。这片承载着悠久楚文化与厚重历史的土地,博物馆事业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亦是勇立潮头,奋楫争先。湖北省博物馆不仅通过数字技术精准复原了曾侯乙编钟的构造与音律,更开发出互动体验项目,让观众得以“亲手”敲击虚拟编钟,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宫廷雅乐,这种体验远非静态观展所能比拟。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湖北省博物馆推出全国首个电影级数字文物VR体验项目《穿越青铜纪》,以VR大空间技术重现了“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背后的动人故事,更通过沉浸式互动,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触手可及,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原本沉睡于博物馆中的文物和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通过科技的翅膀传向远方。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来到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详细听取简牍内容、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研究情况介绍,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文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博物馆则是承载和延续这一命脉的关键场域。在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今天,如何让年轻一代亲近历史、理解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科技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故宫”系列应用,将宏伟的建筑、精美的文物转化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数字产品,成功吸引了数以亿计的年轻用户,实现了“云端漫游千年文明”的壮举。湖北拥有盘龙城、楚纪南城等丰富的文化遗址资源,以及精美的青铜器、漆器等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采集、三维建模、虚拟修复等技术手段,不仅能永久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信息,更能通过创新的数字叙事方式,让深藏库房或深埋地下的文物“开口说话”,讲述荆楚大地的生动故事,使年轻人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感知历史温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承载历史之厚重,对话遥远之未来。相信这束“数智之光”将在飞速发展中持续坚守文脉初心,赋能博物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璀璨的活力与光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左靖(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民权街道)

责编:袁莉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数智赋能,文脉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