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焦江丽、蒋全秀、谭美香)为深化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路径,2025年5月15日,由襄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办,隆中名校长李远宏工作室、樊城名师焦江丽工作室联合承办的"小学跨学科融合之科学素养提升"专题送教活动在太平店实验小学举行。来自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及教联体学校的200余名教师齐聚一堂,共享这场教育智慧的盛宴。
送教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送教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活动以三节示范课拉开序幕。襄阳市人民路小学谭美香老师执教的科学课《生物与非生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看、摸、闻"多感官联动学习法,带领学生辨识生物特征。孩子们手持鲜花与人造花,用放大镜、鱼食等区别真鱼,通过沉浸式体验构建科学认知体系,课堂洋溢着探究的活力。襄阳市人民路小学余吟帆老师的《电子百拼》课堂则充满科技魅力。学生分组操作模块化电子元件,在拼装声控灯、报警器的过程中直观理解串联、并联原理。当第一组成功点亮LED灯时,全班的欢呼声与掌声印证了"做中学"理念的实践价值。襄阳市人民路小学史庭菊老师的道德与法治录像课《科技改变世界》课堂实录|以身边科技视频导入新课,接着探索工业革命历程,借案例分析科技利弊。学生分享身边科技,树立理性应用观,点亮科学探索心,展现了跨学科融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
课后,樊城名师焦江丽等与会教师对本次三节课进行点评。最后开展两场讲座,分别是隆中名校长李远宏带来专题讲座《教育科学研究,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和名师工作室焦江丽带来的专题讲座《“数字+科学”双向赋能,助力学生踏梦而行》,讲座特别指出,跨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要通过项目化学习、主题式探究,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这场"理论+实践"的深度指导为日常教研提供了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本次送教活动充分发挥名校工作室的辐射效能,通过示范课展示、专家讲座、互动研讨等形式,为城乡教师搭建起理念共享、经验互鉴的交流平台。在"双减"政策纵深推进与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展示,更是教育理念的播种。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将继续以跨学科融合为抓手,通过城乡教育共同体的深度协作,绘就"优质均衡,协同发展"的教育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