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老河口市农技推广中心用好“一线工作法”开启果农致富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何主责)5月6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老河口市胜华果疏专业合作社的汉水牌老河口砂梨开展现场检查,果农们纷纷表示,在工作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他们对果园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不仅掌握了更多的果园管理技术,也增强了今年丰产丰收的信心。据了解,今年以来,老河口市农技推广中心秉持服务“三农”宗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在技术服务、品牌建设、风险保障等领域精准发力,以扎实举措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将农技服务精准送达生产一线

双线联动,让农技服务 “精准滴灌”

技术是农业生产的“金钥匙”。老河口市农技推广中心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将农技服务精准送达生产一线,成为农户们的“及时雨”。

专家与农户面对面交流。通讯员 供图

在线上,中心构建起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依托产业微信群,气象部门的各类信息能第一时间传递到全市相关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手中,让农户们面对天气变化、自然灾害等风险时,能够早知晓、早准备、早应对。

同时,借助抖音直播平台,开设“线上”技术培训课程。邀请省科技特派员、省农技12316 专家姚凤君授课,课程围绕果树种植的关键技术、常见问题解决等内容展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帮助果农提升科学种植水平。不少果农表示,通过线上学习,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先进技术,解决了很多实际难题。

组装诱捕器。通讯员 供图

在线下,中心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季田管培训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指导。专家们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手把手传授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发放物资、现场讲解、示范操作等方式,大力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

在一片果园里,专家一边演示诱捕器的安装方法,一边向果农讲解:“这种诱捕器能有效减少害虫数量,减少农药使用,既环保又能保障水果品质。”

截至目前,线下已开展技术培训3 场、线上培训1 场,技术指导15 次,培训果农156 人次,发放诱捕器1500 套、黄板6000 张、草籽100 斤,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技术根基。

精准培育,打造农业品牌 “金字招牌”

品牌是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老河口市农技推广中心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全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擦亮农业品牌“金名片”。

查看诱捕器情况。通讯员 供图

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走进洪山嘴镇、李楼镇等地,积极宣传“三品一标”相关知识。印制发放宣传单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申报指南》300余份,为经营主体详细讲解申报流程、标准和优势,鼓励大家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农耕农品、名特优新农产品。

在推动品牌建设过程中,中心尤为注重挖掘老河口砂梨特色产业的潜力。工作人员深入各经营主体,了解砂梨生产经营情况,收集资料、分析优势,以中心为主体,联合春雨、胜华等五家经营主体,共同开展“老河口汉水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申报工作。

查看砂梨生长情况。通讯员 供图

如今,老河口市品牌建设成果丰硕。“三品一标”、农耕农品等22 个农产品获证,仙仙牌老河口大仙桃、汉水牌老河口砂梨更是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这些品牌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创新机制,筑牢特色农险 “安全屏障”

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自然风险,完善的保险机制是农户抵御风险的重要保障。老河口市农技推广中心持续完善水果产业风险保障机制,科学优化梨桃特色保险工作方案,织密特色农险“保障网”。

中心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广泛宣传梨、桃等特色产业种植保险政策。工作人员化身“政策宣讲员”,围绕补贴比例、保险金额、保险责任、理赔程序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今年4 月,在李楼镇方营村状元桥合作社果园,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案例讲解等方式,让合作社成员深入了解梨桃特色保险政策的好处。

“投保后,遇到自然灾害造成损失,能得到相应赔偿,种桃更有底气了。” 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道。最终,该合作社种植的62 亩桃全部参保。

此外,中心持续加强对梨、桃等特色产业种植保险投保、承保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保险工作规范实施。从农户投保意愿的收集,到保险公司的承保流程,再到后续理赔服务,中心全程跟进,为全市果农抵御自然风险、稳定生产经营筑牢了坚实保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老河口市农技推广中心用好“一线工作法”开启果农致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