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何川
5月1日清晨,武汉江岸区某家酒店楼下,25岁的湖北小伙张明(化名)站在一辆黑色奔驰E级轿车旁翘首以盼。这是他特意从武汉星空之旅豪车租赁公司租来的车——为了接从老家来的母亲,他提前半个月便下了订单。“父母辛苦了一辈子,我想让他们在武汉舒舒服服过个五一。”张明笑着说。
张明坐上租赁的车辆
从“绿皮车”到“豪车接驾”
是藏在细节里的孝道
张明来自湖北某县城,20岁便到武汉打工。这些年,他从跑腿的业务员做到销售主管,省吃俭用攒下了几万元积蓄。今年五一前,他突然冒出个念头:“小时候母亲总说‘等你出息了,带我们去大城市看看’,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张明特意选择了豪车租赁。“奔驰空间大,母亲坐得舒服。”他坦言,租车费用每天六七百元,相当于他三天的工资,但“值”。当母亲怀着一丝疑虑与不安地看着车缓缓驶近,张明快步上前扶住母亲:“妈,上车!”母亲王英(化名)看着锃亮的车身,连连摆手:“太破费了,坐公交就行。”张明笑着打开车门:“武汉现在很方便,租车就像打滴滴一样简单。”
张明接上母亲准备上车
90后租豪车
一半为家人
星空之旅豪车租赁公司的订单本上,张明的订单备注写着“首单客户,父母晕车,需备靠枕”。门店经理王先生透露,五一前接到很多类似订单,“主要是90后客户,其中很多明确说‘接父母’‘带家人游玩’。”他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位程序员小伙,租了辆奥迪A6L,在订单备注里写:“父母第一次坐飞机,不想让他们出机场还要挤地铁。”
“以前租豪车大多是商务用途,现在家庭场景越来越多。”王经理翻出以前的后台数据,数据显示去年的五一短期订单占比不少,但续租率高达4成,“像张明这样租三天的客户,很多最后加租到五天,说‘父母没玩够’。”
武汉星空之旅豪车租赁门店
“武汉像个大家庭,容得下所有奋斗的人”
在东湖绿道骑行时,张明的妈妈被志愿者拦住:“婆婆,要不要免费拍张照?”镜头里,母子二人站在楚风园牌楼前,身后是碧波万顷的湖面。志愿者小王说:“每天都能遇到带父母来玩的年轻人,武汉现在对‘新家人’特别亲。”
这种“亲”体现在细节里:张明的妈妈在黄鹤楼刷身份证享受了60岁以上老人免票;在省博物馆,讲解员主动用“汉普话”(武汉话+普通话)介绍编钟,让初次来武汉的张明妈妈听得明白;甚至在租车公司,工作人员听说老人爱喝茶,特意在车内准备了保温杯和赤壁青砖茶。“武汉把我们当自家人。”张明说。
百万“新武汉人”的归属感,这就是城市温度
张明的故事,折射出武汉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活力。作为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城市,武汉现有流动人口数百万,其中有许多像张明这样的外来务工者。近年来,武汉通过各种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江城。2024年,武汉市提出推进“学子聚汉”工程,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新增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30万人以上,“来了就是武汉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武汉生活的5年里,张明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善意。“刚来时人生地不熟,公司老板教我讲武汉话;后来换工作,同事主动帮我找房子。”他说,武汉的“江湖气”让他从“打工仔”变成了“新武汉人”。如今,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武汉话,还计划明年在江夏区买房,把母亲接来长住。
五一期间武汉租车市场火爆
张明的选择,也反映出武汉租车市场的繁荣。五一前夕,武汉各大租车平台订单量纷纷增长,豪车租赁需求尤为突出。星空之旅豪车租赁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期间,奔驰、宝马等中高端车型预订量增长40%,部分客户甚至提前一个月锁定车辆。“年轻人更注重体验,租车不再是单纯的代步,而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方式。”
武汉作为旅游热门城市,“大交通+落地租”的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五一期间,外地游客租车占比为近年来最高,黄鹤楼、东湖等景点周边成了取车热点。”星空之旅豪车租赁的工作人员说。
武汉星空之旅豪车租赁汽车维修间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旅
张明为母亲规划的行程,充满了武汉特色。首日,他计划带母亲登上黄鹤楼,俯瞰长江与武汉三镇;次日,漫步东湖绿道,骑行至磨山景区;第三日,打卡江汉路步行街,品尝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等老字号美食。“武汉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现代气息,希望母亲喜欢。”他说。
事实上,武汉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2025年五一期间,武汉欢乐谷推出国潮文化节,木兰不夜城举办花火渔灯节,湖北省博物馆新增荆楚文化特展。这些活动,让游客既能感受“万里长江横渡”的豪迈,也能体验“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的烟火气。
网友热评:这就是武汉的温度
张明的故事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点赞孝道:“百善孝为先,小伙好样的!”有人感慨武汉的包容:“从打工仔到新市民,武汉给了年轻人机会。”还有人关注租车市场:“豪车租赁火了,说明消费观念在升级。”
对于这些评价,张明显得有些腼腆:“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武汉让我有了家的感觉,我也想让母亲看看我奋斗的城市有多美。”他透露,明年计划带母亲去北京旅游,“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买辆小车,带着母亲多走走,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