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百年前英国人将它引向世界 现如今湖北人让它形成产业 鄂报春为全球报春

鄂报春与欧洲报春花杂交实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摄)

娇艳欲滴的报春花装点城市空间。(受访者供图)

宜昌滨江公园报春花展吸引观众打卡。(受访者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杨光明 王黎明

报春花是春天的信使,100多年前被英国人在宜昌深山老林里发现,并带去欧洲繁育推广,让其闻名全球。近些年,湖北植物专家和花卉企业联合发力,培育报春花产业,使其走向全国,并占领国内报春花种苗市场四成份额,形成一条绿色产业链,书写美丽经济新故事。

“植物猎人”让鄂报春闻名世界

报春花是世界著名三大高山花卉之一,因花期早且花色艳而闻名,成为冬春季园艺不可或缺的美丽精灵,列入全球“最伟大的观赏花卉”名录。

宜昌凭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是世界野生报春花分布中心之一。

1879年春,英国维奇苗圃公司工作人员查尔斯·马里斯到中国搜集植物种子资源,在宜昌发现野生报春花。这位“植物猎人”就采集报春花种子带回英国培育,次年开花,并以“鄂报春”命名。鄂报春因早春绽放的特性,迅速成为欧洲园艺界的宠儿。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宜昌三游洞南津关大峡谷发现“巴蜀报春”,并把标本和种子带回英国。此后,欧洲园艺界以鄂报春、巴蜀报春等来自中国的报春花作为选种、育种的原始材料,培育出许多新奇美丽的“欧洲报春花”新品种,并在欧美各地广泛推广栽培。

然而,在报春花的故乡宜昌,鄂报春长期隐于深山,直到21世纪初才走进大众生活。

“我们重新发现了鄂报春的价值。”宜昌市林木种苗推广中心主任冯敬华说,报春花是春天的信使,深受人们喜爱。2010年,该中心联合花园里公司启动“鄂报春种质资源抢救计划”,走遍三峡库区采集鄂报春野生种质资源。研究发现,野生鄂报春具有抗寒性强的独特优势,为后续种苗培育提供关键支撑。

宜昌花园里公司负责人曹丽介绍,公司不断进行报春花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引种、驯化和杂交试验,获得大量实验数据,为报春花产业化发展铺就道路,重塑报春花话语权。

高山野花成功实现低山种植

冯敬华介绍,报春花多分布于高海拔地区,是冷凉性多年生草本花卉,自然条件下,其花期集中在2月至5月。元旦、春节是花卉需求旺季,而这个时候恰恰是花卉空档期。如何让报春花提前开花,满足市场需求?

宜昌花园里公司利用高山气候,在五峰长乐坪、长阳贺家坪小批量试种,头两年遭遇滑铁卢,幼苗成活率不足四成。专家分析原因,高山温度虽然适宜报春花生长,但必须辅以适当湿度、光照、营养等条件。2013年公司在海拔1200多米的兴山县榛子乡租借温室大棚试种,一举成功。

技术人员摸透报春花喜冷凉的特性,探索出“高山育苗、低山种植”繁育模式,实现报春花规模化生产。“6月至9月,利用高山气温25摄氏度以下条件进行育苗;9月至11月,低山地区气温降至25摄氏度以下,把种苗转移至低山种植。”曹丽介绍,通过大棚种植,报春花能在12月开花,较自然条件提前2个月,正好填补元旦、春节等节庆花卉空档期。

目前花园里公司在宜昌、恩施多地建立报春花繁育基地,温室面积5万平方米,年生产报春花种苗2000多万株、成品100万盆,成为国内报春花产业化领军企业。

2021年,花园里公司将鄂报春与欧洲报春花进行杂交,选育新品种。此后每年从欧美进口2000多万粒欧洲报春花种子,一定要选育出属于自己的报春花良种。

从深山走向城市的产业路径

通过多年实践,宜昌花园里公司形成一套成熟的报春花繁育栽培技术,并制定《报春花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和《巴蜀报春设施播种育苗技术规程》两项标准,实现工厂化育苗,打开了报春花产业化的空间。如今,报春花已成为宜昌标志性花卉名片,聚集以花园里为龙头的近10家企业。据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透露,全国报春花种苗年产量约1亿株,其中宜昌占据40%的市场份额,种苗远销华东、华中、华南等地。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有了标准化种植流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农民都可以种植,报春花业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富民特色产业。

“花园里公司提供种苗,规范种植技术,让我种花变得轻松多了。”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花卉种植专业户郑阳君说,去年他栽培50多万盆报春花,产值100多万元。

襄阳市襄州区花卉种植专业户张居正每年种植四五十万盆报春花,带动周边不少农民跟着种植,在当地形成一个特色产业。

宜昌市连续举办两届报春花节,让这株植物精灵惠及更多人的生活。在重庆,报春花让山城冬季焕发生机,市民称之为“会开花的暖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百年前英国人将它引向世界 现如今湖北人让它形成产业 鄂报春为全球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