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走过水港、奋进空港、奔向智港:黄石港的千年嬗变

浩浩长江,亘古奔流;

柔美磁湖,婀娜多姿。

黄石港,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又澎湃着现代活力的热土,正以“港”为脉,完成一场从地理枢纽到经济高地,再到智慧引擎的深刻嬗变,奏响“走过水港、奋进空港、奔向智港”的时代乐章。

黄石港的基因里,镌刻着“水”的印记。

千年水运,使这里成为南北货物集散的黄金枢纽。江面千帆竞发,沿岸商贾辐辏,积淀下开放包容的商业文明。这绵延的“水港记忆”,是黄石港最深沉的底色。

近代工业文明在此点燃。1907年,张之洞主持创办大冶湖北水泥厂(华新水泥厂前身),让黄石港跻身“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吸引毛泽东发出“骑着毛驴也要去看看”的感慨。

改革开放春潮中,以黄棉、麻纺为代表的近300家轻工企业遍布于此,撑起黄石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从传统商贸到现代工业,黄石港始终站在经济发展前沿。

步入新时代,千年商埠焕发新彩。黄石港区已发展为鄂东教育、医疗、康养和文体中心。凭借临空、临港、临高铁、临光谷的区位优势,把握武汉都市圈千万级人口消费市场机遇。打造武汉路、交通路、花湖大道等特色街区,激活万达、华新、胜阳港三大商圈活力,焕新大众山青山湾、钟楼烟火、新青年半岛等休闲地标,首店新品纷至沓来,消费场景不断创新。6.28万余户市场主体的集聚,见证着千年商埠在新时代续写新篇。

8公里,是黄石港区与花湖国际机场的最短距离;15分钟,是连接机遇与成功的时间刻度。这“近水楼台”的优势,为黄石港插上腾飞翅膀。

“空铁水公”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高效编织:5分钟上高速,10分钟到城铁,25分钟达亿吨货运港。全国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与机场保税功能无缝衔接,构建多式联运体系,货物落地提离不超4小时。黄石已成为花湖国际机场最大集货地,贡献超六成稳定货源。

临空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动能。500家物流企业荟聚于黄石港区:正达供应链占据机场9个核心前置仓中的7席;九州物流手握全省首张网络货运牌照;联海冷链库容规模领跑鄂东南。

园区建设百花齐放。科创园区向“新”赋能,环湖大学科创园携手湖北师范大学打造创新创业高地;临空科创产业园联动四千亿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承载光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智造园区向“空”跃升,临空智造产业园2000亩空间整装待发,提供机场全链条配套支撑。商务园区向“链”延伸,跨境电商、临空商务等产业园构建完备服务链;数字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产业园形成贯通供应链。

空港经济效应深入商业毛细血管。临空杉杉奥特莱斯成为服务机场的重要商业配套;盘古集团等跨境电商龙头让黄石港站稳全球贸易桥头堡。

在黄石港的蓝图中,“智港”是引领未来的灯塔。如果说水港是基石,空港是翅膀,那么智港就是决定未来的“大脑”。

数字经济浪潮中,黄石市数字经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全省首批典型应用场景,交易额突破12.7亿元。75家互联网企业、80多个数字平台汇聚成驱动发展的“数字海洋”。

网安科技等企业以创新书写“智造”答卷,让现代制造业传承与突破交相辉映。

在临空高端商务区建设中,全区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产业能级为基础、数字底座为支撑、场景应用为导向、生态优化为保障的人工智能发展体系。以“人工智能+”行动为抓手,在机制创新、金融支持、政策探索上先行先试。一座特色鲜明的AI智能港正在崛起,让智能成为城市最鲜明标识。

“港”通天下,智向未来

如今的黄石港

它走过水港千年繁华,积淀深厚底蕴

奋进空港黄金时代,抓住腾飞机遇

奔向智港璀璨未来,瞄准创新方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走过水港、奋进空港、奔向智港:黄石港的千年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