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潘頔 通讯员汪连伟 杨诗雨)近日,武汉市第五医院西院区神经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实施高难度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为一名左侧颈动脉狭窄率高达94%的七旬老人解除脑梗危机。手术仅用1小时,患者术后头晕、头闷症状即刻缓解,目前恢复良好。
体检异常牵出致命隐患 九旬狭窄逼近脑梗“红线”
73岁的刘爹爹(化姓)在社区体检中发现血压异常,转诊至武汉市第五医院西院区后,经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确诊为左侧颈动脉极重度狭窄(狭窄率94%)。作为大脑供血的核心通道,颈动脉一旦因斑块脱落或堵塞引发大面积脑梗,将导致瘫痪甚至死亡。该院区神经内科负责人唐智敏指出:“94%的狭窄率已逼近脑梗发作的临界点,患者随时可能因血流中断引发灾难性后果。”
图为武汉市第五医院专家团队微创术下血管造影图。
多学科协作制定微创方案 毫米级操作化解生死危机
面对高龄、高危病例,武汉市第五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联合介入团队、神经重症、麻醉科及影像科专家评估。考虑到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创伤大、恢复慢,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微创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并设计个性化脑保护装置应用方案,预防术中斑块脱落,同时制定三级应急预案。
手术当日,神经内科张细六主任介入团队在局部麻醉下,经腹股沟区微小穿刺点,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将导丝导管精准送达狭窄部位。团队依次完成脑保护装置放置、预扩球囊扩张、支架精准释放、后扩球囊优化贴壁等关键步骤,每一步操作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术中造影显示,狭窄血管成功扩张,脑部血流恢复通畅,患者全程清醒无不适。
技术突破与流程优化双轮驱动 打造脑卒中救治“高速通道”
作为国家脑防委卒中防治中心,武汉市第五医院西院区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实现患者入院到溶栓平均时间33分钟、最快15分钟,远超国际标准。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近年在复杂颈动脉狭窄治疗方面不断创新,成功开展超声引导下肱动脉入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为特殊病情患者提供新选择。
唐智敏主任表示,科室注重患者全程管理,通过强化健康宣教提升公众对颈动脉狭窄的认知。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入探索将持续探索快速救治模式,优化多学科协作急诊流程,实现“从入院到治疗”无缝衔接,为脑卒中患者构建生命绿色通道。
背景链接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我国4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超40%。专家提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吸烟人群需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可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