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孙永会
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的“觉醒时刻”,2024年是AI应用的“试水之年”,那么2025年,或能见证“物理智能”的全面爆发。
上海,这座“最懂开发者的城市”,已经调动了全要素资源,搭建了一个“只讲真话、只看实力”的超级验证场。
2025年12月12日,GDPS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暨国际具身智能技能大赛将正式拉开帷幕。届时,大会举办地点张江科学会堂将设置具身智能供应链“MAX工坊”。从灵巧手、传感器到减速器,上下游产业链将直接搬到现场。赛场上缺什么,出门左转就能找到供应商。
《IT时报》记者了解到,赛场不再单纯比拼代码的运行速度,而是引入人类工匠的评判标准——从精密制造到应急救援,从居家服务到艺术演绎。每一场对决,都是人类文明向具身智能发出的第一张“物理世界准入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还做了一个创新。过去的机器人比赛,裁判往往是清一色的工程师,盯着参数和代码。而在年末的GDPS,组委会首次打破了这一传统做法:一方面,有顶级AI科学家天团。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领衔的科学家裁判团,他们看重的是 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的泛化能力,是端到端算法的鲁棒性和毫秒级的响应延迟。
另一方面,则是由世赛项目专家组长等大国工匠组成的世界级技能大师天团。他们不看代码,只需审视那个盘子摆放角度是否恰到好处,那次救援动作是否足够“以人为本”。
此外,本次大赛还一改传统千篇一律的机械臂演示,依据具身智能在未来人类社会中的真实分工,设置了工业制造、社会服务、居家服务、应急救援、医疗康养和演绎与竞技6大赛道、19个赛项。
目前,组委会正在寻找各赛道的领航代表队,与智元、宇树、擎朗、傅利叶等行业龙头并肩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