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叶恒 通讯员 黄玉霜)202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也是“中山舰”命名100周年。为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弘扬首义精神,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中山舰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于2025年5月启动“百年辛亥 民族丰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在近五个月的时间里,吸引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创作者踊跃参与。
当百年历史被一件件作品重新唤醒,我们会发现:首义精神从未远离,它正以全新的方式在新时代破土发芽。
417件参赛作品线上参展,创意表达让百年历史“出圈”
记者日前从辛亥革命博物院获悉,大赛累计收到有效作品417件,经过严谨初审,部分优秀作品已于今日起通过线上专题页面(网址:http://www.cnhubei.com/xwzt/2025/cbds/)集中展示,邀公众一同见证历史与创意的精彩碰撞。
线上专题页面
135个视频记录历史风云,154组创意设计再现时代记忆,128篇激扬文字书写民族气节——这是本次文物传播大赛交出的成绩单。自活动启动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作者用匠心与真情,让沉睡的文物在数字时代“开口说话”。
海报《薪火印记》
一段40秒的微动画里,黄祯祥血衣上的历史伤痕浮现;一组系列插画中,孙中山五段关键经历叙事手稿的墨迹随鼠标轨迹重生;交互H5网页里,辛亥革命的烽火地图被轻轻点亮,起义的枪声随之在耳畔回响。这些入围作品,正以创意为舟,打破时空壁垒,完成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传承。
H5作品《辛亥人物朋友圈》
“我们想打破历史的‘次元壁’,使历史融入生活日常。”一位00后主创分享了他的初衷。在他的团队手中,H5作品《辛亥人物朋友圈》让历史人物“活”了起来:孙中山在线分享革命进展,黄兴在评论区与战友互动,青年们通过点赞、转发参与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这些生动的创意,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主创作者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历史人物‘出圈’。”这股青春的创意之风,正是本次大赛最鲜活的亮色——当严肃历史与现代表达温柔碰撞,过往便在年轻人的会心一笑中,完成了传承。
每一件作品都是一颗种子,让首义精神在新时代扎根
如何让首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答案就在这些创新的作品中。“一个民族的记忆,不仅陈列在博物馆里,更应鲜活于日常生活中。此次大赛搭建了一座桥,每一件作品都是一颗种子,而每一位观众,都是让历史从桥上行至今天的同行者。”辛亥革命博物院负责人表示,大赛致力于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滋养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养分。这些创意传播正把历史文化富矿转化为新时代的文化养分,让历史真正实现了与当代青年的“双向奔赴”。
如果孙中山先生能看到今天,他会如何评价?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他所为之奋斗的理想,已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开花,并被一代新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热烈地回应着。
现在,轮到您来作出回答。点击进入专题页面(http://www.cnhubei.com/xwzt/2025/cbds/),让这些跨越百年的对话,因您的参与而产生回响。让我们共同证明,历史的火炬不曾熄灭,它正以更富创意的方式,照亮前路,代代相传。在每一次点击与分享中传递不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