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在第十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上,石泰峰同志强调需“善于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这为新时代领导干部提升执政能力指明了实践路径。“三变”既是应对复杂局面的方法论,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能力要求,必须深刻领会、自觉践行。
准确识变是前提,需以全局视野明辨方向。洞察趋势规律是领导力的根基。当前,科技革命重塑竞争格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复苏与风险隐患并存。领导干部须胸怀“两个大局”,从细微变化中感知趋势,避免“温水煮蛙”的麻痹。例如,面对数字经济浪潮,既要看到其赋能发展的潜力,也需预判数据安全、市场垄断等挑战,及时完善治理体系。这种洞察力源于理论武装与调查研究的结合。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通过对革命形势的精准研判,展现了从现象看本质的政治远见;今日领导干部也需既读“有字之书”,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又读“无字之书”,深入基层一线,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敏锐。
科学应变是关键,需以系统思维破解难题。识变之后,重在应变。科学应变不是被动应付,而是基于规律把握的战略抉择。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布局,如统筹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推进共同富裕时平衡效率与公平。同时,强化底线思维,对重大风险预判防范。近年来,我国在应对外部科技封锁时加快自主创新,在疫情防控中统筹发展与安全,均是科学应变的实践范例。领导干部需掌握“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避免“一刀切”或“头痛医头”,做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主动求变是升华,需以历史自觉开创未来。最高层次的领导力在于引领变革。从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到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始终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突破路径依赖,如培育新能源汽车集群、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均是主动求变的缩影。领导干部须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瞄准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等方向,大胆探索。主动求变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基于对历史大势的把握。瞿秋白在革命低潮时坚守理想,以文化笔触唤醒民众,展现了在逆境中开辟新路的勇气;今日我们更需以“引领时代”的魄力,在变局中赢得优势。
“三变”能力有机统一,是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我们要将洞察力、决策力、创造力融于实践,不断提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只要广大干部掌握好“三变”方法论,团结群众、敢于斗争,必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许雄琛(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