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万红 通讯员 李宁
从扑救烈火到抗震抗洪,从化工事故处置到山岳水域救援……改革转制七年来, 三门峡市消防救援支队历经千余次实战洗礼,实现了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大应急”的历史性跨越。这支队伍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崤函大地上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铸魂——举旗定向,淬炼忠诚卫士。 七年来,支队坚持政治建队根本方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融入血脉。通过深化主题教育、用活红色资源,引导指战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队伍先后荣获“消防工作模范集体”“平安建设考评优秀单位”等称号,并涌现出以“一等功臣”焦雷、“全国先进工作者”陈国鹏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共有62人次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忠诚信仰转化为守护平安的实际行动。
强能——实战引领,磨砺胜战尖刀。 战斗力标准始终如一。支队建成地震、水域、化工等10支专业救援队,47人取得水域救援证书,89人成为舟艇驾驶员。智能接处警系统、“一短三快”机制让出警响应更快。七年来,累计接警出动2.35万起,疏散营救群众4200余人,从“7·19”义马气化厂爆炸事故的生死救援,到“7·20”援郑抗洪的逆行身影,再到系列山火扑救的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实战能力在烈火与洪水中淬炼成型。
除患——源头防控,筑牢人民防线。 坚持“防”优于“救”。支队推动市政府出台《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将消防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聚焦“高低大化”“老幼古标”等重点场所,开展30余个专项治理,累计检查社会单位3.6万家,督改火灾隐患6.2万处。宣传阵地覆盖线上线下,全媒体平台粉丝超60万,七年累计开展培训宣传超8.5万人次,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显著提升,连续在省政府消防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
固基——强基固本,积蓄发展动能。 立足“全灾种”任务需求,装备保障全面升级,配备消防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器材1.5万余件(套),实现72小时全要素战勤保障。与15家社会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建成4个专业化实训基地。坚持“基层至上”,七年来新改建消防站14个,建成室内训练场馆20个,指战员训练、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为打赢未来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起点,三门峡市消防救援支队将以更高标准提升综合救援能力,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