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聚焦早发现早整改 甘肃消防精准施策织密安全网

消防宣传月期间,一场围绕“早发现、早整改”的隐患排查行动在甘肃全面铺开,通过细致排查与精准宣教相结合,切实将火灾防控触角延伸至城乡每个角落。

“电动自行车一进电梯就报警,这个办法真管用!”定西一小区居民指着新安装的智能阻车系统称赞道。今年消防宣传月期间,甘肃省将“早发现、早整改”作为隐患排查的核心目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安全防线越织越密。

科技赋能,实现隐患“早发现”

11月5日,随着最后一台住宅小区电梯阻车报警设备的安装调试成功,定西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住宅电梯智能阻车系统全覆盖,全市5848台住宅电梯全部装上AI“智能卫士”,有效解决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带来的安全隐患。

定西市电梯智能阻车预警调度平台(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与此同时,各地在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领域持续探索,推出“技防+人防”特色治理举措,推动形成全链条管控体系。金昌市推进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与报废回收试点,推动形成“评估+回收+补贴”服务闭环;平凉市通过“三维联动”打击非法改装,非法改装投诉量下降35%;白银市创新“政府补贴+旧车抵扣+企业让利”机制,完成以旧换新1986辆;武威市将充电设施纳入老旧小区改造,与铁塔公司合作安装充电端口3000个,覆盖95%小区。

各地在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领域持续探索(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这些创新实践正推动甘肃省电动自行车治理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治理深化,为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宣传引导,推动问题“早整改”

“您看这个插线板已经老化开裂,非常容易短路引发火灾。”在金昌市永昌县的居民小区里,消防监督人员正手持隐患示意图,向居民讲解“飞线充电”的危害。消防宣传月期间,这样的“入户式宣传”已成为常态。

入户式宣传(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在陇南,消防部门针对电动自行车、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三大高风险领域,开展“约谈培训+上门指导”服务,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和现场示范教学,帮助单位建立“发现隐患-立即报告-快速整改”的闭环机制。在张掖,消防部门以消防宣传“五进”为抓手,推动消防安全教育实现精准覆盖,在企业中,消防监督与实地教学同步开展,让员工在执法检查中学会器材使用;家庭里,消防宣传员入户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讲解用火用电风险,指导排查隐患;农村里,“大喇叭”循环播放防火常识,田埂街头成为流动宣传课堂。

消防宣传手册(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以消防宣传月为契机,全省消防部门还集中制作了一批涵盖电动自行车安全、动火作业规范、用火用电常识的科普短视频和隐患识别图册,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安全知识转化为群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生活常识,有效引导广大群众开展隐患自查自改,推动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积极转变。

消防宣传海报(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精准施策,筑牢重点领域防线

为切实提升小型餐饮场所消防安全水平,全省消防部门近期聚焦用火用电集中、可燃物多、风险突出的餐饮区域,采取“检查+指导+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隐患整改与意识提升同步落实。

对小型餐饮店开展“一对一”指导(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兰州新区各镇消防工作站对小型餐饮店开展“一对一”指导,重点检查燃气使用、油烟管道清理、消防器材配置等情况,建立隐患整改清单,限期销号。平凉市消防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整改完成的餐饮场所进行“回头看”,确保隐患不反弹。天水消防部门联合商务部门召开餐饮场所集中约谈会,通过“警示教育+责任明确+技能培训”三部曲,督促餐饮场所负责人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做到“隐患自知、问题自改、责任自负”。

针对不同场所开展精准排查(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此外,全省消防部门同步推进对大型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排查。通过“分类施策、一域一策”的监管模式,各地针对不同场所的风险特性,制定专项检查清单,开展联合执法与技术服务,形成了“排查—整改—提升”的闭环管理。

座谈会现场(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随着消防宣传月活动不断深入,全省各地紧扣“早发现、早整改”工作主线,持续通过科技赋能强化风险预警、宣传引导提升安全意识、精准施策破解治理难题,切实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深刻转变。(来源: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聚焦早发现早整改 甘肃消防精准施策织密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