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志愿者为参加十五运会澳门赛区赛事的人员提供周到服务。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晓明
“靓仔,银河综艺馆到了,看乒乓球就这里了。”“靓女,要去东亚体育馆的话还得等十分钟发车哦。”媒体班车师傅们带着广东口音的热情招呼,让人不禁有些恍惚,看到上车门开在左侧时,我才醒过神——的确是身在澳门赛区了。
用“热”字形容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的特点,最恰当不过。
11月的武汉已是寒风阵阵,地处岭南的全运会各赛区还是温暖如春,而最南边的澳门、香港更热一些,天气预报直接给出了31摄氏度的“高温”。
但和全运热潮相比,温度又算不上什么了。从横琴口岸进入澳门这一路上,全运会的旗帜、吉祥物、横幅比比皆是。举办乒乓球赛的银河综艺馆门口,在比赛前一个半小时便排起了长龙。几位同行有些惊诧:“澳门的乒乓热还真是和大陆同步了呢!”
为了当好东道主,澳门进行了精心筹备。3500名从各行业招募的志愿者为全运赴澳人员提供的高质量服务,让老记们信心满满——不认识路?问志愿者!不知道媒体规则?问志愿者!甚至连吃饭购物观景,他们都给出了性价比最高的答案。
全运热潮的背后,是大湾区三地水乳交融的和谐场景。不少就读于澳门的大学生志愿者来自祖国大陆。“在这里一年多,除了物价贵点,真没觉得和在广州读书有多大差别。”来自天津的研二学生小张说。
在这里,支付宝、微信大行其道,美团、抖音同样走遍天下。唯一的区别,是澳门的“菜鸟驿站”是要收取一点点费用的。
在这里,治安同样良好,澳门市民同样热情好客。街边问个路,你用广东话他就回以粤语,要是用普通话交流,同样没难度,和广州街头的阿伯大哥一样随和。甚至连驾车出行遇到堵塞或有龟速车挡道时,司机大佬同样是往方向盘上一趴,小声发两句牢骚……
不经意间,你会觉得这就是在大湾区一个普通城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澳门,也没什么不一样。
原本,我们就是一家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