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中国的确定性”

“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如何让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乱云飞渡仍从容”,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更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正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大命题。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蓝图,也清晰勾勒出一个“确定的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确定性。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改写人类历史的发展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接续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今年“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四五”时期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高质量发展”:主题的确定性。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四五”时期,中国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前4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经济总量连跨多个台阶,预计2025年底达到14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经济增量将超过35万亿元,人均GDP已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为世界经济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确定性与前进动能”。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建议》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全会提出的主要目标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排在首位,并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动能的确定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让党和国家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2029年完成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恰在“十五五”时期。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建议》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其中,“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等多项部署,以深化改革寻求治本之策,持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蓄发展内生动力,将成为应对外部变局的关键确定性。《建议》提出“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将继续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扩大与新兴市场合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稳定因素。

“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宗旨的确定性。我们党抓改革、促发展,始终锚定人民幸福这一“国之大者”,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十四五”时期,民生保障扎实稳固,人民福祉不断提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十五五”时期,发展提质方向进一步明确——经济增长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质感、有温度。既有“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等关乎发展全局的“国事”,也有“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等百姓关心的“家事”,扩大内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宏观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在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指导单位: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华东(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省委宣讲团成员、省社科联“文安平”网评团队成员)

责编:王舒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中国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