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山西晚报小记者解锁消防超能力

“消防车的云梯能升多高?”“穿消防服有什么技巧?”11月9日全国消防日当天,山西晚报小记者们怀揣好奇与敬意,走进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北营站,开展了一场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活动。他们零距离接触消防装备、观摩技能展示、学习消防知识,在震撼中感受“蓝朋友”的责任与担当,在心中播下安全的种子。  

初识“红色战友”:

消防车里藏着大学问

活动伊始,营区里停放的消防车便像“红色磁铁”般,瞬间抓住了所有小记者的目光。它们并非千篇一律的“同款”,而是各怀绝技、分工明确的“消防特种兵”,等待着为小记者们揭开“肚子里”的秘密。

“大家先看这辆有大长臂的消防车,它有个专属代号叫‘DG’,有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讲解员李浩话音刚落,现场立刻安静下来,小记者们盯着车身上的云梯仔细思考。见大家暂时没头绪,李浩笑着揭晓答案:“它叫登高平台消防车,‘DG’就是它的代号,主要用来营救高楼里的被困人员,还能从高空喷水灭火,是我们的‘高空救援能手’。”

随后,他又带着大家认识其他“战友”:有“灭火主力”——城市主战消防车,装载着3.5吨水和0.5吨A类泡沫,“泡沫能像‘被子’一样盖在燃烧物上,隔绝氧气,火自然就灭了”;有“供水后盾”——专门运输水源的供水车,确保火场用水源源不断;还有“抢险尖兵”——地震救援器材车,今年特勤大队还为它配备了航空救援箱、航空器材箱,“所有器材都装在箱子里,一旦发生地震,能通过空运、空投快速送到灾区”。

其中,一辆体型小巧的主战消防车格外引人注目。“它可是我们辖区的‘灵活先锋’。”李浩介绍,这辆车能搭载12名消防指战员,比常规车辆多一倍;更重要的是,它体型小,能轻松穿梭在小店区的老旧小区、狭窄巷道里,“那些大车虽然功能强,但遇到乱停车或窄路就‘卡壳’,而它能第一时间冲到火场”。

小记者们围在“红色战友”身边,眼神里满是对这些“生命守护机器”的敬畏。“原来每辆消防车都有自己的‘任务’,连代号都这么特别!”一名小记者说。  

见证“飞檐走壁”:

训练场上充满速度与力量

“接下来,要带大家看消防员叔叔的硬核训练,大家可千万别眨眼!”随着李浩的话音落下,训练场瞬间成了小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最让人期待的“盘水带”展示率先登场。只见两名消防员双手紧握水带接口,手腕用力一甩,原本卷成圆盘的水带“嗖”地一下展开,如一条笔直的“水龙”,下一秒,他精准对接消防栓接口,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从甩带、连接到完成准备,全程不到10秒。“水带必须甩直,一旦打弯就会漏水,耽误灭火时间。”李浩一边指着水带,一边邀请小记者上手体验。

“我来!”“我也要试!”小记者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地冲上训练场。可刚抱起沉甸甸的水带,大家就犯了难——水带又重又硬,好不容易甩出去,要么歪歪扭扭缠在一起,要么接口对半天也卡不紧。“叔叔,这水带看着轻,用起来也太难了!您平时要练多久才能这么快呀?”一名小记者气喘吁吁地问。“每天都得练,最少100次,练到形成肌肉记忆才行。”李浩笑着说,“我们平时训练,需要穿着全套装备,光战斗服、空气呼吸器等个人装备就有20斤左右。下车灭火时,还需要携带两盘水带,总负重可达80斤。我们有一个训练科目是负重80斤登10楼,最快的队员仅需 46秒。”这组具体的数据,让孩子们对“时间就是生命”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更震撼的是“爬绳上四楼”展示,没有任何辅助工具,仅靠一根垂挂的绳索,消防员双脚蹬墙、双手交替向上,强大的臂力与核心力量支撑着身体快速攀升,动作敏捷如“蜘蛛侠”,眨眼间就从地面登上四楼,落地时宛如“飞檐走壁”的侠客。场下的小记者们看得目瞪口呆,紧接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惊呼声此起彼伏:“太厉害了!”“好快!”

“看着好简单,我也想试试。”体验环节一 开启,小记者们就围着绳索跃跃欲试。在消防员的安全保护和动作解说下,一名小记者双手紧握绳索,使劲向上拉,可刚离开地面几厘米,就感觉手臂酸得发麻,没坚持几秒就落回地面。“好累啊!”“我胳膊都软了!”其他小记者尝试后也纷纷感叹。亲身体验后,大家才真切明白:消防员那些救民于水火的“超人”本领,绝非一日之功,而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一次又一次的咬牙坚持,才最终铸就的“救援铠甲”。

掌握“御火”常识:

小器材关乎大安全

走进消防知识讲堂,李浩为小记者们详细讲解了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干粉灭火器前,要先摇一摇,听到里面‘沙沙’声,确保干粉没有板结。”他拿起灭火器,边演示边讲解,“记住,人要站在上风方向,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随后,他重点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极易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神器”——室内消火栓。“这是建筑物内最好用的消防设施之一,理论上,它的水带能够拉到您家里最远的房间。但有个关键点,”李浩强调,“大家要记得提醒物业,确保消火栓的供水阀门是打开的,有水且有压力。否则,水可能喷不了多远,无法有效灭火。”这时,一名小记者敏锐地提问:“如果物业怕浪费水,不愿意打开阀门怎么办?”李浩肯定了这个问题的现实性,并严肃地回答:“保持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是物业公司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关乎全体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他们不作为,大家可以向消防部门或住建部门反映。安全面前,没有‘怕费水’这一说。”这一回答,不仅普及了知识,更在小记者心中种下了责任与权利的种子。

变身“小小消防员”:

肩上扛着千钧重担

最让小记者们兴奋的环节莫过于穿戴消防服体验。厚重的防火外套、肥大的防水裤子、坚硬的消防靴、带有面罩的消防头盔以及沉重的空气呼吸器……一套完整的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摆在面前。

“哇,这么重!”几位小记者在消防员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将装备穿戴整齐,走起路来已然摇摇晃晃,脸上露出了“沉重”的表情。

“叔叔,你们穿着这么重的衣服还要跑步、灭火、救人,太不容易了!”一位小记者感慨道。这一身装备,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消防员肩上承担的不只是设备的重量,更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千钧重担。 

探访“消防员之家”:

严明纪律显担当

“除了训练和出警,消防员叔叔平时住在哪里呢?”带着这个疑问,小记者们跟着李浩走进了生活区。一推开宿舍门,大家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每张床上的被子都叠得方方正正,像豆腐块一样,棱角分明;床头柜上,水杯、牙刷、毛巾摆成一条直线,连拖鞋的鞋尖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衣柜里的衣服分类挂好,没有一丝凌乱。

“被子要叠成豆腐块,不仅是为了整齐,更是为了锻炼纪律性。”李浩说,“出警时,我们要在1分钟内穿好衣服、登车出发,平时的严格要求,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快一秒’——早一秒到达火场,就能多一分希望。”

荣誉室墙上挂满了锦旗和奖状。“这是我们去年增援山火时得的奖”“这面锦旗是居民送来的,感谢我们救了他家的猫”……每一个故事都让小记者们听得入迷,也让他们明白:消防员不仅是灭火英雄,还是守护大家平安的全能卫士。

对话“火焰蓝”:

提问中见思考与素养

互动提问环节,小记者们展现了出色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问题层出不穷。

“如果发生火灾,报火警最重要的是说什么?”一名小记者问。

消防员李浩肯定地说:“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最重要的是准确告诉119接线员火灾发生的详细地址。你就算把着火的东西说得再清楚,不告诉消防员地点,就像大海捞针,找不到你就无法及时救援。所以,地址!地址!地址!一定要说清楚!”

还有小记者问及消防队是否有无人机、直升机等高科技装备,李浩耐心解释,目前消防系统并未普遍配备直升机,执行相关任务时需协调其他单位支援;无人机应用也存在续航等限制。他还谈到山火扑救的艰难与策略,以及全国消防员的牺牲与奉献,言语中充满了对职业的忠诚与担当。小记者们认真聆听,频频点头,在问答之间,消防知识的掌握与安全意识的提升水到渠成。

活动结束,该告别了,小记者们拉着消防员李浩的手,围着这位亲切又博学的大哥哥依依不舍,纷纷要求合影留念。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与一抹抹坚毅的“火焰蓝”共同定格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消防日。对山西晚报小记者而言,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新奇有趣的体验,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消防安全教育课。正如小记者石炳谦说:“今天我认识了最可爱的人,他们用汗水和勇气守护我们的安全,以后我也要做一个懂消防、爱生命的人!”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李婕

1.消防员介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小记者们感受水带的重量。

3.小记者们观看消防员叔叔训练。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寇宁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山西晚报小记者解锁消防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