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黄冈市推动“三个转变” 提升社科普及“三力”

黄冈市社科联选送选手江颖荣获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一等奖。

5月,黄冈市社科联在英山县开展红色文化、毕昇文化专题社科普及活动。

6月,黄冈市社科联在黄冈市东坡小学开展社科普及进课堂活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周婵 通讯员朱京阳、姚晓曦)近年来,黄冈市社科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黄冈实际,勇于探索创新,着力推动社科普及工作实现“三个转变”,有效破解社科普及“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的问题,不断激发社科普及工作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社科普及新路径。

推动理论宣传向实践效能转变,提升普及阐释力

黄冈市社科联着力打破理论传播壁垒,通过具象化、情景化、情感化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书本走向生活,从抽象走向具体,使其可知可感、可亲可信。

在“社科普及宣传周”“亲·听”百姓宣讲、“荆楚社科讲堂”等宣讲活动中,黄冈市社科联组织社科专家、基层理论骨干等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弘扬大别山精神、东坡文化等优秀理论内涵,用乡音土语讲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黄冈篇章,将“基本原理”转化成“常识道理”,将“战略部署”细化为“身边实事”,使群众听得进、听得懂、有共鸣。

在此基础上,黄冈市社科联深度挖掘利用黄冈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理论学习的“生动教材”和“实践课堂”,依托黄冈市博物馆、红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麻城市红军公园等红色主题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在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中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精神。

与此同时,黄冈市社科联积极探索“理论+文艺”的融合传播普及路径,发挥文艺形式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优势,推动《长江边的婚礼》《霜天红烛》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深入基层巡演,让群众在艺术欣赏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实现理论传播从“入耳”到“入心”的升华。

推动社科普及向生活融入转变,提升普及吸引力

黄冈市社科联着力突破传统社科普及的知识灌输模式,通过活化内容表达、创新呈现方式、打造互动场景,激发公众的主动参与热情。

普及内容贴近民生。黄冈市社科联建立“点餐式”预约与“订单式”配送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面向社区群众开展法律咨询、健康养生、红色文化等讲座咨询;针对青少年设计心理健康、历史文化等主题课程与实践;围绕在职人员组织大别山精神、职场礼仪、金融理财等专题讲座,使社科知识成为群众“看得见、用得上”的工作生活指南。

普及形式丰富多样。黄冈市社科联积极运用短视频、H5、动漫、长图等形式,在“黄冈发布”“直播黄冈”等平台持续推送社科普及知识。黄冈市博物馆、麻城市红军公园等社科普及基地运用VR/AR技术开发线上闯关、互动体验项目,增强科普活动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普及载体持续拓宽。黄冈市社科联持续打造“黄冈市社会科学普及周”品牌活动,联合高校社科联、社科普及基地、社科类社会组织及有关单位,通过资源整合、平台共建、信息共享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精心策划社科读物推介活动、展览展演、志愿宣讲、主题讲座、业务技能交流等社科普及活动,累计开展讲座100余场,覆盖群众10万余人次,社会反响热烈。

推动宣传模式向多维立体转变,提升普及影响力

为提升普及影响力,黄冈市社科联着力突破传统社科普及的单点式、平面化工作模式,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多元阵地、建立展示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立体化工作格局。

以“大社科、大科普”理念为依托,黄冈市社科联整合全市社科普及资源,加强同社科界“五路大军”及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打破部门分割与学科壁垒;整合在黄高校、党校、社科类社会组织等资源,打造地方特色“社科飞燕”,组建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壮大社科普及专业队伍;积极组织开展“社科普及周”、理论宣讲阐释等活动,推动社科普及深入基层。此外,黄冈市社科联积极开展社科普及讲解员大赛,连续四年选送选手均获得省级一等奖,2025年选送选手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在阵地建设方面,黄冈市社科联实施社科普及基地提升工程,按照“统一标准、分级管理、特色发展”原则,培育建成省级社科普及基地10个,计划继续培育申报社科普及基地7个,实现全市各县(市、区)全覆盖,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基地集群。同时,推动阵地向基层延伸,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文化家园、农村文化礼堂等平台,打造社科普及服务圈,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下一步,黄冈市社科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社科联“3355”工作思路,持续践行“三个转变”,不断提升社科普及工作质效,努力开创社科工作新局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黄冈市推动“三个转变” 提升社科普及“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