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吴宇睿、通讯员姚树君、李晓熹)11月3日下午3点,枣阳北城街道万象城商圈暖新驿站门前,外卖骑手侯文冲对着门禁摄像头微微一笑,玻璃门应声而开。“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单子少,正好来这儿充充电。”他接上热水,舒服地靠在椅子上。
据悉,枣阳城区零散分布着近150个各式驿站——爱心驿站、红色驿站、户外劳动者休息驿站、司机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以前跑单路上看到不少驿站牌子,但不知道哪些驿站真的开着。”侯文冲坦言,有时候鼓起勇气推门,发现门锁着;有时候进去想问个事儿,也没人在。
今夏,枣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在调研走访中发现,这些驿站名称各异,功能相同,有的位置偏僻,少人问津;有的长期大门紧闭,缺乏管理;还有的同一个地点挂了四五块不同部门的牌子。
很快,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市场监管、工会、团委、妇联、住建等23个“两新”工委委员单位,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域摸排。最终,从近150个驿站中筛选出46个地理位置优越、基础条件良好的站点进行重点升级,并制定“基础服务+特色服务”分级标准,确保每个驿站都配备休息座椅、饮水设备、充电插座等基本设施。
同时,枣阳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行政审批局,开发“枣驿站”电子地图。如今,打开“枣事早办”平台,46个驿站的位置一目了然,还能一键导航。6个人流密集的站点配备24小时刷脸进门系统,让深夜奔波的骑手随时有“家”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