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常规献血时留下血样 与外地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湖北小伙挽袖捐髓跨省救人

龚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通讯员章晟)11月3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在武汉某定点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启动。来自湖北某市三级综合医院的青年职工龚星(化名),经过数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271毫升造血干细胞,为华东地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龚星由此成为湖北省第756例、中华骨髓库第21456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龚星今年30岁。2017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进入当地一家医院从事综合管理工作。早在求学时期,龚星便开始无偿献血,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从校园到工作岗位,他将这份对生命的关爱坚持了下来。据统计,2014年至2025年,他5次捐献全血共1700毫升,捐献成分血6个治疗量。其间,他因身体原因一度中断献血,但恢复后,他再次义无反顾地回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

一次常规献血过程中,龚星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当即留下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当时没有多想,就是觉得如果有机会救人一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龚星回忆。

今年5月,龚星接到某市红十字会配型成功的通知,感到既意外又高兴。“配型成功率那么低,能被选中是一种缘分。”他说。没有丝毫犹豫,他表示愿意履行当年的承诺。随后,他顺利通过高分辨配型检查和全面健康体检。

为了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原本生活作息规律的龚星,更加注重饮食健康和适度锻炼。几天前,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入住采集医院,开始接受动员剂注射,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中。尽管动员剂带来了一些类似感冒的腰酸症状,但他始终乐观面对。“想到远方有一个生命在等待,这点不适完全可以克服。”龚星说。

11月3日,是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日子。在定点采集医院的病房里,龚星躺在病床上,鲜红的血液从他的手臂缓缓流出,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循环、提取,富含生命种子的造血干细胞被一点点收集到储血袋中,剩余的血液成分则经由另一侧手臂回输体内。经过几个小时的采集,他成功捐献了27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凝聚着爱心与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小心翼翼地封装,由专人以最快速度送往华东地区某医院,注入一位血液病患者的体内。

龚星的成功捐献,是湖北省自开展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的第756例。这个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是700多位如同龚星一样的普通人,用他们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编织起一张日益密集的生命救助网络。每一例捐献,都是一个生命的重启、一个家庭的拯救,也是一次社会正能量的强劲脉动。

龚星憧憬着,通过自己的行动,能感染和号召更多人。他说:“不管是无偿献血,还是从事别的公益活动,都能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出一点力所能及的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常规献血时留下血样 与外地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 湖北小伙挽袖捐髓跨省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