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徐学波 曹晓丽)“以前买菜在马路边挤,现在新市场又干净又宽敞,这日子越过越舒坦!”10月下旬,枣阳市平林镇居民陈波提着满满一篮菜,在新建的封闭式农贸市场里笑着感慨。这座2000平方米新市场,如今入驻率达80%,彻底终结了“马路摆摊”的乱象——这只是枣阳市住建局以“功能镇区”建设惠及民生的一个缩影。
自“功能镇区”建设行动启动以来,枣阳市住建局以“强基提质、便民兴产”为目标,从规划、建设到治理全程下沉,手把手指导平林镇破解发展瓶颈,让这个四市交界的乡镇实现从“弱”到“强”、从“乱”到“美”的蝶变,群众的声声称赞,成为住建工作最温暖的注脚。
“住建局村镇建设部门来了好几趟,不仅帮我们把规划做细,还教我们怎么推进项目!”平林镇项目办负责人赵雪平回忆,在枣阳市住建局的指导下,该镇锚定“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梳理出17个重点项目,目前15个已完工。其中,平林高速路口至李家湾道路刷黑扩宽后,果农彭绪文的运输路彻底“通畅”了,“以前拉桃子去外地,烂路要走1个多小时,现在20分钟上高速,损耗少了,今年收入多了近三成。”
基础设施升级,是群众最直观的幸福感来源。秉持“先地下后地上”理念,住建局指导平林镇投入3600余万元补短板,2公里平宋路弱电管网入地,“空中蜘蛛网”消失,居民李凯抬头感慨,“现在天看着都清爽,再也不用担心电线晃悠的安全隐患!”污水处理厂改造、污水管网全覆盖后,昔日黑臭沟渠变清水绿岸,常来散步的杜修建说:“以前这儿臭得绕着走,现在能闻着青草香,傍晚遛弯的人能排成长队!”200余盏太阳能路灯点亮街巷后,家住平林街道的刘世华晚饭后总爱出门转:“以前摸黑不敢走,现在路灯跟白天似的,热闹得很。”
更让群众省心的是新建的综合服务中心。这座新建的三层2000平方米建筑,整合了党群、医保、市场监管等窗口,村民刘敏刚办完社保就竖起大拇指,“以前办个事要跑3个地方,现在一楼全搞定,最多半小时,太方便我们老百姓了!”
产业兴则乡村兴。聚焦平林镇“桃产业”优势,住建局主动对接资源、协调资金,为产业升级“搭梯子”。协助争取200余万元建成的水果智能分拣中心,2套设备每日能分拣桃子6万斤,果农韩锋算了笔账:“以前大小混卖一斤2块,现在分级后精品桃能卖5块,提升了我们果农的收入。”同步建设的印刷包装车间,让鲜桃有了专属“品牌衣”;规划投资1.0381亿元的冷链物流园,更让果农们充满期待,建成以后桃子不再是夏季水果的代名词,冬天也能吃到鲜桃,还能卖到全国,种桃的底气和积极性更足。
集镇“颜值”要靠长效守护。住建局指导平林镇构建“四级联动”环境治理机制,引入第三方保洁、开展每周五爱国卫生运动,如今的集镇街头,乱搭乱建、垃圾乱堆的现象没了踪影。居民胡建笑着说:“现在街上天天干干净净的,我们看着舒心,也愿意主动打扫门口卫生,这日子过得有奔头!”
“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枣阳市住建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建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以“功能镇区”建设为有力抓手,深入一线倾听民声,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变成真抓实干的“行动清单”,用实打实的建设成效,让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在枣阳大地徐徐铺展,让更多群众的获得感可感可及、幸福感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