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优化调整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函〔2025〕250号),批准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首个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赤石河应急引水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据悉,此次获批的赤石河应急引水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于赤石河龙潭水陂上游,总面积0.15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0.03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0.12平方公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深汕饮水安全,提升水源地精细化管理水平。
深汕特别合作区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现有5座小(Ⅰ)型水库(小漠、泗马岭、下径、窑陂、三角山水库)及赤石河应急引水工程为供水水源地,覆盖鹅埠、赤石、小漠、鲘门等区域。其中,赤石河是目前辖区主要供水水源,供水规模超5万m³/d,对应水厂为龙山水厂,通过“村村通”等供水工程服务全辖区居民、企业的生活、工业用水。
“这是深汕特别合作区成立以来,首个以河流为水源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赤石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水资源充沛,具备良好的供水潜力。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深汕用水需求持续增加,划定应急引水工程水源保护区成为统筹区域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此次保护区的获批,将进一步筑牢多水源、多保障的供水安全体系。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水源地巡查,严禁污染项目入驻,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源保护,共建美丽深汕。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