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吴七生、熊进军)金秋十月,麻城市第十二小学李胜校区鄢河小学跨学科劳动实践课题迎来丰收季。从春日播种到秋日采收,同学们以劳动为纽带,串联科学、数学、语文、艺术等学科,在校园劳动实践基地里完成了一场“从种植到收获、从实践到求知”的成长之旅!
丰收现场不只是单纯的“采摘”,还是各学科知识“大盘点”。科学课上探究的“植物生长规律”成了采收指南。同学们对照前期记录的“坐果时间轴”,判断朝天椒需红熟度达90%、用剪刀斜剪果柄;发现“光照充足区的牛角椒单株产量比遮阴区多8个”,讨论得出“光合作用影响产量”的结论,把科学原理落到田间。
数学小组化身“丰收统计员”,拎着笔记本穿梭在种植区:按品种分类记录“株数、单株结果量、成熟度”,用卷尺测量果长,实时计算“红熟果占比”。原来用数据能清楚看到,施肥区域比没施肥的多收40%的果实!
语文小组拿着纸笔现场创作:有的写《丰收日记》——“红辣椒像小灯笼挂在枝头,剪刀一剪‘咔嚓’响,泥土香混着辣椒的辛香,是劳动的味道”;有的做“丰收小访谈”,追问“种辣椒时最累的是啥”,把朴实的感言整理成短句。艺术小组则用红、绿、紫三色辣椒拼贴《丰收图谱》,做辣椒风铃,拍摄丰收照。社会实践组制作辣椒酱,烹饪组炒制虎皮青椒等。
除了实物收获,大家还整理出“跨学科丰收资料包”:含科学观察日志、数学统计报表、语文创作集、艺术拼贴画等20余件作品,完整记录了从“翻土育苗”到“丰收分享”的全流程。
从“一颗种子”到“满筐辣椒”,从单一劳动到多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打破了学科界限,学生通过参与辣椒种植的全过程,培养了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对家乡“辣椒之乡”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劳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教育”正在逐渐扎根成长、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