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所湖北高校与山南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坚 摄)
湖北日报西藏山南讯(记者吴坚、涂家骏、通讯员储来明)10月21日,在2025年山南市人才月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等7所湖北高校与山南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标志着湖北高校与山南市校地合作联盟正式实质化运行。
为深入贯彻湖北·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充分发挥湖北科教大省优势,完善大院校+小组团教育援藏模式,加大教育“组团式”援藏力度等要求,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于9月中旬发起成立湖北高校与山南市校地合作联盟。
联盟由湖北援藏工作队和山南市人民政府牵头,以“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服务大局、长效共赢”为原则,推动湖北高校与山南市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交往交流交融等领域深度合作,服务“组团式”教育援藏提档升级,服务山南高等院校建设,服务山南市重点产业提档升级,服务鄂藏两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档升级,助力山南市建设成为西藏区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新时代鄂藏校地合作标杆品牌。
联盟目前在湖北精心遴选了25个成员单位,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委属高校7所,湖北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省属本科13所,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4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个。“联盟汇聚了湖北最顶尖高校和最强科研实力。”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山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罗栋梁表示,校地合作联盟既是彰显“鄂藏一家亲”的鲜明态度,也是强化湖北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路径,欢迎湖北省其他高校、山南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加入联盟,共同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山南发展赋能与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双向共赢。
当日,部分联盟成员高校到山南市相关部门,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山南高等院校建设、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升级、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升级、生物医药制造产业升级、文化旅游产业升级、低空经济产业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强市建设等9个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相关高校表示,将在座谈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工作方案和清单,明确具体工作措施,逐一落实山南各部门提出的需求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