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关键信息可视化 应急处置不慌张

一天中午,我照例进行巡班。路过食堂时,透过观察窗发现餐盘消毒柜后面在隐隐冒烟。没有丝毫迟疑,我立即切断了电源。虽然第一时间化解了险情,但接下来的处置过程却让我深感忧心。当联系电工紧急检修时,发现安全管理员外出培训了,而电工的联系方式还需要到后勤办公室墙上查找。在分秒必争的应急状态下,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却可能存在严重的时间延误。这暴露出我们应急响应机制中的一个明显短板:关键信息无法在急需时实现“即刻获取”。

同样在午餐时间巡班时,我注意到另一个潜在风险。每个班都有一些过敏体质的孩子,过敏原各不相同,包括牛奶、海鲜、乳制品等。班主任虽然都会在班级情况表上做好标记,经过一段时间也能熟记于心,但班级难免存在人员流动,教师可能因各种情况临时不在岗,代班教师或新进人员很可能不了解每个孩子的特殊需求。一旦出现信息传递的疏漏,后果将不堪设想。

通过与教师们交流,我还了解到另一个亟待改进的问题。尽管园所已经制定了幼儿高热惊厥、呕吐物处理等突发情况的规范流程,并定期组织演练,但真正遇到紧急情况,现场仍可能陷入忙乱。

深入分析这三个问题,我发现它们有一个共性:在紧急或特殊情境下,可能因“时间差”或“信息差”而响应延迟或处置不当。完善的制度设计和常规演练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精准、便捷应对,任何预案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专题研讨,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首先,关键信息可视化。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批色彩醒目的应急提示牌,将水电维修、医疗急救等关键联系信息直接放置在相关场所——消毒柜、饮水机旁及每层楼道的显著位置,确保任何人,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进人员,在急需时都能“一眼看到、即刻找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延迟响应。

其次,特殊信息图标化。在过敏体质幼儿信息管理方面,我们创新采用了可视化标识方法。将每名幼儿的过敏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图标,贴于其个人桌面的透明桌垫下。例如,对桃子过敏的就用桃子图标加红色“*”标识,牛奶过敏则使用牛奶图标同样标注。这样既保护了幼儿隐私,又能让每位教师在使用时一目了然,有效杜绝了人员变动导致的信息断层。

再次,实操信息协作化。我们将幼儿高热惊厥、呕吐物处理等应急流程提炼成简洁明了的“操作指令”,制作成提示板张贴在每个班级活动室,与应急疏散图并列放置。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一位教师可依据指令清晰读出操作步骤,另一位教师则可同步规范执行。这种“口令化”的协作模式,能最大限度减少慌乱中的失误,避免二次伤害或污染。

通过这些细致的改进措施,我们努力让安全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实现“可视化”和“便捷化”。我深知,幼儿园工作千头万绪,安全应急管理更是一个需要持续优化的动态过程。它既考验我们的责任心,更考验我们的智慧——如何将制度转化为习惯,让流程成为本能,使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巡班工作是一场不能懈怠的发现与完善之旅,它要求管理者不仅要用心观察,更要深入思考、及时改进,因为安全就蕴藏在每一个被发现、被重视、被解决的小细节之中。

(作者系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路幼儿园园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19日 第02版

作者:高玉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关键信息可视化 应急处置不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