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秋冬孕婴呼吸道保卫战:这篇防护+急救指南请收好

国家孕婴网是由财政资金创建,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与基层健康中心主办的,是集孕产、育儿为一体的知识科普权威官方平台。服务内容有备孕、孕期、产后、育儿、幼教、培训、托育、宣传、展示、政策法规等。

秋风起,气温降,儿科门诊和产科咨询里的呼吸道问题也跟着多了起来。冷空气刺激、空气干燥、病毒活跃(比如近期高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让孕妇和婴幼儿这两个特殊群体成了重点“攻击”对象。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一份针对性指南,从预防到应对全覆盖,帮全家安稳过冬。

一、先搞懂:秋冬为啥孕婴易中招?

孕妇因激素变化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免疫力相对降低,对冷空气和病原体的抵抗力变弱;婴幼儿呼吸道尚未发育成熟,鼻腔短小、黏膜娇嫩,且喜欢用手摸口鼻,极易被病毒侵袭。加上秋冬室内密闭、湿度不足,干燥空气会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让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有机可乘”。

二、孕妇防护:安全第一,科学应对

(一)日常预防3关键

1. 保暖有分寸: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透气、外层防风,重点护住颈部和腹部,避免过厚捂汗导致黏膜干燥。进出空调房及时增减衣物,减少温差刺激。

2. 环境巧调节: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每日换水清洁防霉菌滋生;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

3. 远离感染源:少去商场、超市等密闭拥挤场所,外出必戴口罩。家人感冒后需戴口罩、勤洗手,与孕妇保持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二)不适应对:用药慎之又慎

• 轻微症状:鼻塞可用60℃以上热水熏鼻吸入蒸汽缓解;喉咙干痛试试温盐水漱口,每天早晚各1次,能减轻局部不适。多喝温白开水或维C果蔬水(柠檬、橙子、梨煮制,柠檬最后焖5分钟),帮助新陈代谢。

• 需就医信号:体温超38.5℃且难退、持续咳嗽加重、咳黄脓痰、胸痛或呼吸困难,必须立即就诊。

• 用药原则:退烧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全孕期可安全使用),禁用布洛芬、利巴韦林等致畸风险药物。所有药物(含中成药)必须经产科医生评估后使用。

三、婴幼儿防护:细节入手,警惕重症

(一)预防5要点

1. 穿衣与保湿:穿“洋葱式”衣物,外出戴婴幼儿专用口罩。<6个月宝宝通过母乳/配方奶补水,口唇干燥可擦拭保湿;>6个月可少量多次喂温水,室内用加湿器或湿毛巾维持湿度。

2. 阻断传播链:家人接触宝宝前必洗手,感冒时戴口罩并避免亲吻。玩具、奶嘴定期消毒,宝宝的手勤清洁,减少摸口鼻的频率。

3. 增强抵抗力:天气晴好时带宝宝户外活动、晒太阳,合理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助力免疫力提升。

4. 疫苗早接种: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1岁以内高危婴儿可咨询医生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单抗,降低重症风险。

5. 空气常净化:避免室内吸烟、油烟,定期清洁除尘,减少过敏原和刺激物。

1. 危险信号立即急诊

出现以下情况需马上就医,警惕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重症:

• 呼吸异常:<1岁呼吸>50次/分、1-5岁>40次/分,或有鼻翼扇动、肋骨间隙凹陷、口唇发紫(三凹征);

• 全身症状:持续高热>39℃、拒奶拒食、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

• 其他:剧烈咳嗽、咳脓痰、声音嘶哑似鸡鸣,或吸入异物后呛咳不止。

2. 居家护理技巧

• 鼻塞处理: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再用吸鼻器轻轻吸出,避免硬抠损伤鼻腔。

• 排痰方法:<1岁婴儿禁用镇咳药,可竖抱用空心掌从下往上拍背,帮助痰液排出。

• 饮食与休息:生病期间饮食清淡易消化,以粥类、烂面条等为主,保证充足睡眠,促进恢复。

• 用药规范:细菌感染需遵医嘱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病毒感染以护理为主,不可自行用药。

四、全家通用:这些误区要避开

1. 误区:感冒发烧捂汗能好。

纠正:捂汗易导致脱水和体温升高,孕婴更应保持透气散热。

2. 误区:宝宝咳嗽就用镇咳药。

纠正:<1岁婴儿禁用镇咳药,咳嗽是保护性反射,重点应排痰而非止咳。

3. 误区:孕期感冒硬扛不吃药。

纠正:高热和重症感冒反而影响胎儿,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秋冬孕婴呼吸道保卫战:这篇防护+急救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