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钟灵毓秀,文脉绵长。在这片层林叠翠之间,驻守着一支由12名消防队员组成的“火焰蓝”队伍——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岳麓山森林消防站。
自2024年6月建站以来,这一抹“火焰蓝”以山为家、以林为伴,用日夜不停地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岳麓山深处筑起一道坚实的消防安全屏障。
“有他们在,心里特别踏实”
清晨六点,晨光熹微,山雾缭绕,消防站一天的巡护工作已然启动。一阵规律的脚步声划破山间寂静,12名消防队员背负二十余斤装备,踏上每日例行的3公里山路负重跑。
在节假日游客高峰期,湖南机动队伍增派人手、延长巡护时间,确保安全无虞(石礼嘉 摄)
“我们天天爬山,常能看到他们。”正在晨练的市民张先生驻足致意,“有他们在,心里特别踏实。岳麓山能一直这么美,离不开他们的付出。”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山道上演。
岳麓山森林消防站负责人陆志伟带领全站,肩负景区防灭火、应急救援与执勤安保职责。晨训结束后,队伍分为两组展开巡山。“岳麓山林密游客多,一点火星都可能酿成大患。”陆志伟语气严肃。队员们不仅是防火员,也是宣传员,遇到吸烟的游客,总会递上宣传册,耐心讲解防火知识,将安全意识播撒在更多人心中。
“他们是森林的卫士,也是游客的贴心人”
正午时分,烈日灼人。防护服下的体能服早已湿透,队员们席地而坐,二十分钟匆匆解决午餐,水壶一天要续五六次。“最热时地表超过40℃,但我们不能停,也停不下来。”消防员李日海抹了把汗,目光仍警觉地扫视林间。服务群众,是这支队伍不变的宗旨。除了应急救援,他们将温暖融入日常服务的点滴。
10月4日,一位来自福州的母亲带着三名小孩游览岳麓山,推着婴儿车在山路上行走艰难。队员们见状主动上前协助,一路护送他们安全上下山。事后,这位母亲特意寄来一面写有“人民消防,乐于助人”的锦旗,表达由衷的感激。同月9日晚,一名老人在登山时不慎摔倒,队员们接到求助后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初步包扎固定,并将老人及时送医救治。这样的暖心故事,在消防站的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
10月9日晚,一名老人在登山时不慎摔倒,队员们接到求助后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初步包扎固定,并将老人及时送医救治(石礼嘉 摄)
“他们不只是森林的卫士,更是游客的贴心人。”携家人登山的李女士感慨道。景区服务台的留言簿上,写满了各地游客的赞誉:“看到消防员背着沉重装备巡山,特别感动”“专业又亲切,守护景区平安”……一字一句,皆是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
“我们多练一次,遇到救援就能快一秒”
夕阳为山林镀上金边,训练场上的身影却依然紧绷。
在下午的实战模拟中,一声令下,队员们如离弦之箭冲向模拟火点。铺设水带、启动风机、协同扑救……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五分钟内便将“火情”控制。
9月18日,岳麓山森林消防站与多方力量联演联训,队员们第一时间响应,迅速架设水泵进行扑救(石礼嘉 摄)
“我们多练一次,救援就能快一秒,群众的损失就能少一点。”陆志伟的这句话,已深深烙在每个人心里。这“快一秒”的追求,驱动他们每周高强度训练,与多方力量联演联训,将每个救援环节打磨成肌肉记忆。绳索的摩擦声、水泵的轰鸣声、彼此间无声的默契,共同交织成黄昏里最动人的“练习曲”。
傍晚六点,队伍返回驻地。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仔细检查每一件装备:加油、试压、清洗、擦拭……“装备就是我们的武器,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状态。”这份刻入骨髓的严谨,是他们守护青山的底气。
夜色渐深,岳麓山在星光下归于宁静,唯有消防站的那盏灯依旧明亮。队员们轮流值守,随时待命。无论是应急救援,还是为游客寻找走失的宠物,“只要群众需要,我们都第一时间赶到。”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十二个平凡的身影,以日复一日的坚守,织就了一张牢固的消防安全网。
在游客眼中,他们是令人心安的“守护蓝”;在景区心中,他们是不可或缺的“定心丸”;在岳麓山的每一片绿意中,都烙印着他们忠诚的足迹。他们是绿水青山的卫士,在晨昏交替间,在分秒坚持中,默默守护着这座人文名山的岁月静好……(石礼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