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心中有杆秤,脚下才有根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重我”与“轻我”》的文章,以“邹忌照镜”为引,讲述了“重我”与“轻我”、“看重”与“看轻”的辩证关系,看轻名利、看重百姓、看清本心,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

重是看重责任与使命,轻是看轻名利与享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所谓正确的政绩观就是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之轻,也要有“功成必定有我”之重。“轻我”与“重我”看似对立,实则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要平衡好心中的那杆秤,在“轻和重”的辩证统一中成就伟大事业。

干部工作若是只“重我”不“轻我”,容易进入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陷阱。《“重我”与“轻我”》文章中列举不少反面典型,一个名字中有“尚书”的落马干部悔不当初,“在一声声‘尚书大人’称呼中迷失了自我”。面对阿谀奉承忽视权利的来源、为民造福的本心,或者过分沉迷“面子工程”,最终不仅贻误发展良机,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由此可见,他人越是“重我”,就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诱惑的侵蚀,时刻牢记权利来自人民,以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准。

“轻我”不是轻视自我,更不是妄自菲薄。若是只“轻我”不“重我”,也会因为不敢为、不善为而裹足不前。我能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部分初出茅庐的“三门”干部因缺乏基层实践经验,常常面临人微言轻的困扰,于是有的怨天尤人甚至干脆摆烂躺平。但换个思路想,“人微”是沉淀的契机,“言轻”是倾听的优势,破“门”之道就在沉淀与倾听的循环往复中。扎根基层大地,俯身听民需、察民情、解民意,做提笔能写、站起能说、坐下能干的“三能干部”,才能让个人能力重、让人民认可重、让责任担当重。

《“重我”与“轻我”》中说,“看重”与“看轻”,关键在“看清”。看清权力的本质是承担而非特权,看清政绩的实处是人民而非个人,方能拥有“看轻”名利诱惑的定力,也能激发“看重”使命担当的自觉。

回望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涌现出无数动人的事迹,“新时代愚公”张荣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山花烂漫”张桂梅。他们重责任轻享受、重大我轻小我、重实干轻回报,“重我”又“轻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穿透岁月、指引方向的,就是“重与轻”的精神传承。心中有杆秤,脚下才有根。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佘欣然(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中共武汉市洪山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心中有杆秤,脚下才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