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共护食安】东湖评论:以“荆楚担当” 守护校园“舌尖上的未来”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校园管理的底线,青少年饮食安全更是关乎“舌尖上的未来”。当前校园食品安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湖北正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通过科技赋能、公开监督、严格惩戒,探索筑牢“校园餐”安全防线的有效路径,用“荆楚担当”护佑孩子们的用餐安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校园食品安全需全链条立体化监管,任何环节疏漏都可能埋下隐患。湖北近年加大科技投入破题:全省中小学“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实现智慧监管,食材来源、操作过程可追溯;武汉引入HACCP认证体系,针对“农残检测”“餐饮具消毒”等17项关键环节设管控标准;宜昌推行食堂立体色标管理,用色彩分类区分食材与工具,将风险转化为直观标识。这套“全链条、科技化”模式,让监管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筑牢安全屏障。

信息公开是凝聚家校信任的关键。校园食安需监管部门“严把关”,更需家长、师生“共参与”。主动公开信息既能保障知情权,也推动学校从“被动查”转向“主动做”。湖北襄阳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将长期公示(供应商资质、制度)、每日公示(食材溯源、餐食留样)、动态公示(检查整改)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推出“一校一码”系统,监管人员、家长扫码可看食堂实时画面,发现问题即时反馈。这种“透明化、互动式”模式,搭建起家校共治桥梁,让管理更有温度。

严格惩戒是守好底线的保障。针对食材“以次充好”“资质不符”等问题,唯有“零容忍”才能形成震慑。湖北荆门东宝区出台校园大宗食材供应商退出“五项机制”,无固定仓储、卫生不达标、资质不全的“皮包公司”一律清退,抽检不合格供应商立即暂停供货;武汉市场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对操作不规范、食材储存不当等问题“发现即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这些举措推动食材供应市场规范化,守护孩子们“盘中餐”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千万家庭期盼与国家未来。监管部门需以“拼”的精神压实责任,以“严”的标准细化措施,以“实”的行动解决问题,将“荆楚担当”融入每一个环节。唯有持之以恒,才能持续筑牢校园食安屏障,守护好“舌尖上的未来”,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注入民生温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泽艺(武汉市江岸区“青橙计划”团队成员、球场街道)

责编:王艳梅、段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共护食安】东湖评论:以“荆楚担当” 守护校园“舌尖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