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武汉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十四五”规划成绩单来了……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实习生 黄梦媛

通讯员 熊欢 陈雅岚

“‘十四五’期间,武汉积极把握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奋力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10月14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武汉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有关情况。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近5年武汉交通运输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达到1.85万公里,交通经济、重大项目、运输保障、民生服务取得明显进展,特别是国际航线通达五洲、中欧班列横贯欧亚、长江航运通江达海的壮丽图景徐徐展开。

武汉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建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全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到1154.7亿元,较“十三五”末年增长56.9%,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1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年增长39.1%。5年间,交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长40%以上,新增A级物流企业285家,总量达到457家,居全国第1,新增规上企业300余家。

“十四五”期间,武汉实施枢纽建设三年行动,武汉东站建成投用,沿江高铁武汉段全面开工,武汉枢纽直通线等项目加快推进。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获批,吴家山国际陆港成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承载地。天河机场第三跑道、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建成投用,天河、花湖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格局加快形成,全市高速公路项目开工13个、建成8个,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11.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4。特别是四环线建成通车,六环线全面开工,为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提供强力支撑。

武汉实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武汉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批,长江航道“645工程”武汉段完工,万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达武汉;汉江航道提升工程加速推进,实现千吨级船舶全天候通行。阳逻港集装箱铁水联运二期、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投用,武汉成为中西部地区水路运输重要集散地。

在人流物流方面,天河、花湖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达到65条,中欧班列国际线路增至58条,连续两年开行千列以上,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等武汉制造“新三样”搭乘中欧班列直达欧亚;近洋直航航线增至5条,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等通过集装箱班轮出海。120余条国际运输通道有力支撑外贸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平均每天有700万人次参与城市客运,每天运送超210万吨货物,每天揽收730万件快递。

5年来,武汉深入实施3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依托国家粮食基地推进“北粮南运西进”,依托武汉工业港推进“矿进棚、煤进仓”,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在货运配送等领域发展,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里程3829公里,实现交通、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武汉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持续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货物贸易顶住压力加速跑,逆势增长势头足,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2704.3亿元增至2024年的4033.5亿元,年均增长10.5%;与东盟及“一带一路”进出口占比分别由13.8%、35.7%提高至22.5%、43.1%,今年1-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7.1%,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二。

当前,武汉正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持续扩展海外载体,2024年,全市229家规模以上工业外资企业贡献了15.4%的工业增加值、17.1%的营业收入;367家进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商品总值563.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商品总值的14%。外资企业在武汉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也为武汉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武汉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十四五”规划成绩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