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直播世界中,有人沉溺打赏,有人玩出花样,刺激挑战不断刷新道德底线。2024年12月,浪浪和直播的同事一起来到杭州,利用某直播工作室的账号,开启了往常的“抽象直播”。2025年1月26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浪浪被上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同年4月27日起诉至法院。近日,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据10月12日都市快报报道)
相关视频报道截图
浪浪获刑,与一起直播相关。那场直播中,有粉丝称,如果他拍全裸视频发到家族群就给2000元。于是,他还真的做了,但很快被移出家族群,受到长辈的斥责。马上,又有粉丝提议他将视频给路人看,他照单全收,骚扰路人并强制他人观看不雅视频。甚至,他还尾随一名未成年男生,将视频强行怼到对方面前。在群众报警后,他被警方抓获。
近年来,玩“抽象”已经成为一种风潮,甚至成为直播的一大“流派”。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坚守法律法规的底线,遵守社会公序良俗。严格来说,浪浪的直播,已经很难谈得上“抽象”,而是成为一种恶趣味。迎合部分粉丝的猎奇心理,夸张表演、低俗炒作,他的翻车是迟早的事。
据报道,在此之前,他还直播在马桶里吃泡面。
玩“抽象”不是违法甚至犯罪的挡箭牌。说穿了,这种恶趣味的本质依然是娱乐至死。“万物皆可抽象”,本质是一种无厘头的趣味,核心始终反逻辑、反严肃、反常规。但是,“三俗”的内容很难归纳其中。
也要强调,这种恶趣味也受到一些粉丝的推波助澜。粉丝发起任务,让主播完成任务后获得打赏。主播极容易在这种蛊惑和煽动中迷失自我,只看到流量和收益,最后导致底线失守。
在这起直播中,粉丝直播间弹幕不断煽风点火,有粉丝甚至提议“把不雅视频当着家长面给孩子看”。这难道不是涉嫌教唆违法犯罪吗?对一些粉丝发起的涉嫌违法犯罪任务,相关部门同样应该查处。
浪浪被判刑是咎由自取,也让人看到一个主播在线上线下的沉沦。在他们的眼中,流量和打赏就是一切。他们甚至认为能通过这种恶趣味的表演,就能成为网络赢家。这种思维何其幼稚。
对此,除了相关部门的重拳出击之外,网络平台应该坚守底线,对这种恶趣味的所谓“抽象”直播进行严格管理。如果他之前在马桶里吃泡面时被平台处罚,或者在直播拦阻并强制他人观看不雅视频时被掐了信号,哪里还有更恶俗的后续?
总之,既要对主播进行相关处理,对发起违法任务的粉丝同样应该处理,绝不容许他们“双向奔赴”,搞得网络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