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湖北出台17条措施力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力争三年左右就地转化率提至5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在10月10日举行的解读《湖北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教育厅等多部门对印发的《湖北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若干措施》聚力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堵点卡点,从四个方面提出17条具体措施,加快构建“有权转、愿意转、转得顺”的良好环境,提出力争经过三年左右努力,将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50%。

四大举措17条政策系统破解转化难题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镧:省委、省政府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做强概念验证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科创企业孵化器、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等‘五大支撑’,加快打通‘转化—孵化—产业化’循环链条”“提高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

《若干措施》坚持问题、目标和效果导向,从强化高质量成果供给、改革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优化成果转化生态、健全成果转化推动工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17条具体措施。如支持高校联合企业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需求,开展“61020”全链条攻关及“尖刀”技术攻关,新建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支持高校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成果转化,对高校开展“五技合同”认定登记给予激励等具体举措。

双创引擎与转化网络双轮驱动高校策源能力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戴伟:湖北作为高教重镇,将实施“创响荆楚”行动,重塑双创教育体系,并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同时,计划布局约3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50个成果转化机构,构建高效转化体系,并通过“双百”科技赋能工程组织百所高校与百个县区结对,力争到2027年,协同转化成果超1000项,服务县域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

校企联合创新机制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平本栋:省属企业已建各类创新平台85个,其中,校企联合创新中心10个,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的其他创新平台18个。鼓励企业积极引入高校专家兼职企业“科技副总”,协助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入创新资源、促进成果转化、解决技术难题、培育创新人才。省政府国资委正在拟定省属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对接合作的工作方案,已经构建了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数量纳入考核。

专利转化专项行动释放高校创新价值

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冠林:深入实施我省专利转化专项行动,2021年到2024年全省高校专利转让许可由1278次增长到2570次,增长了101%。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校完成可转化专利登记入库4.5万件,在全国排名第6位,构建起全省可转化的专利资源库。运用AI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试点,推动高校1400余件“双五星专利”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支持高校将“沉睡专利”以低价或“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许可给大学生,降低创新创业人员获取专利技术的成本。已在10所高校设立知识产权学院或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课程,推动高校培养专利转化运用人才。

改革试点四年转化额超过去二十年总和

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贺行洋:作为全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该校通过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权、固定成果收益分配比例(学校仅提取收益的4%)、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积极推行“先转化后收益”模式、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制度等五大举措,完善五项配套办法加强政策激励、搭建校企融合平台、大力实施“三百工程”、建设成果中试熟化平台、建强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改革四年来,成果转化3000余项,70%在省内实施,合同金额达11.8亿元,超过改革前20年总和,年均增长20%,并带动科研人员创办企业50多家。

《若干措施》的系统出台与多部门协同推进,标志着湖北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湖北出台17条措施力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力争三年左右就地转化率提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