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99年出生的大学老师 用楚菜“漂亮饭”拿下全国金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佩雯

“楚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鱼米之乡、蒸煨擅长、鲜香为本、融合四方’,凝练的说法是‘鲜香微辣’。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鲜。”10月10日,湖北经济学院青年教师李夏薇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刚刚结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她指导的学生阮国典已顺利入选国家集训队。

两年前,年仅24岁的李夏薇在这一赛事上斩获烹饪中餐赛项金牌(第一名)。在这之前,李夏薇一路过关斩将,先后获得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武汉市选拔赛第一名和湖北省总决赛第一名,最终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中国集训队队员和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湖北省集训队教练。与此同时,她被人社部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被学校破格留校,担任烹饪专业专任教师。

从“厨房小白”到烹饪金奖得主,李夏薇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她制作的经典楚菜“橘瓣鱼汆”。

“橘瓣鱼汆”是一道湖北传统名菜,由鱼蓉为主料,成品形似橘瓣,延续了楚菜“吃鱼不见鱼”的传统技艺,吃起来细腻爽滑、入口即化,看起来赏心悦目。1983年,在人民大会堂第一届全国烹饪名师鉴定会上,楚菜大师卢永良凭借这道菜获得金奖。学习这道菜时,李夏薇获得了卢永良、邹志平等楚菜大师的亲自示范和指导。

“‘橘瓣鱼汆’主料选用楚菜传统优势食材——淡水鱼鲜,鱼肉去骨、制茸、成型、汆熟,处处展现技艺的精巧。”李夏薇介绍,这道菜背后还传承着湖北的美食文化,“屈原的《橘颂》传承千年,宜昌以柑橘闻名,橘文化在湖北源远流长。这道菜集合了湖北淡水鱼鲜的精湛技艺和文化传承,集中体现了楚菜‘融合四方’的魅力。”

“老师们一步一步地传授,从鱼蓉的比例到挤鱼蓉的手法,每一步都精益求精。”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一枚小小的“橘瓣”在李夏薇手上终于能够熟练成型。她坦言,传承楚菜要靠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日积月累地学习,她十分感激师父邹志平等楚菜大师们的“传帮带”,“小小鱼汆的身上,是楚菜一代代的经典传承。”

近年来,湖北楚菜研究院在传统楚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一道道令人耳目一新的楚菜“漂亮饭”——选取湖北多个地标食材烹制的“白云黄鹤”,融合西餐烹饪方式的“武昌鱼拼盘”,集合42道钟祥特色菜品的钟祥长寿宴……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鼓励同学们将楚菜和其他菜系的技法进行跨界融合,这样的大胆尝试,常常推动我们深入了解楚菜食材特性,将现代美食理念融合到楚菜根基上。”李夏薇介绍,她在网上看到有意思的食材和组合,常常在烹饪实验室付诸实践,“比如五常大米冰淇淋,我在实验室复刻,用湖北产的大米能做到同样的美味。”

“湖北还有很多优质地标食材,比如葛仙米、鲟鱼籽酱、鮰鱼肚、莲子、藕等等。相比于川菜、粤菜,楚菜的传播度还有巨大提升空间。未来我们希望能将更多楚菜元素融入新式餐饮,用创新将楚菜发扬光大。”李夏薇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99年出生的大学老师 用楚菜“漂亮饭”拿下全国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