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曹雯、通讯员汪冠、沈捷)近日,红安县融媒体中心与红安县楚剧团联合策划拍摄了一组爱国主题系列图片,以“影像+非遗”的创新形式,生动再现红安革命历史,传递大别山精神,让红色记忆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该系列图片聚焦红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通过专业场景搭建与演员深情演绎,真实还原了“黄麻暴动”等震撼场景。楚剧团演员身着复刻的红色年代服装,手持历史道具,以坚定的神情与昂扬的姿态,再现了革命岁月中英雄先辈的奋斗身影。
系列作品中,“女将缝军旗”一图尤为动人。红安绣活由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籽绣”“盘金绣”等传统技法融入拍摄过程。演员化身革命女战士,一针一线细致缝制军旗,画面中竹篮、陶罐等道具的运用,也巧妙呼应了“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红安革命民谣,既展现女性在革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了非遗技艺在当代传承中的生命力。
“我们希望通过影像与非遗的结合,让红色故事更加生动、更有温度。”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创新表达方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安素有“中国第一将军县”之称,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这片热土见证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传奇,涌现出董必武、李先念等共和国领导人及61位开国将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