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广西发布南方秋季疾病预防要点 专家支招健康防护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30日电(李心语)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南方地区正值夏秋过渡、气候多变之际。9月29日,广西举办“时令、时事与健康”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南方秋季常见疾病预防,邀请医疗专家就国庆中秋时节健康养生、疾病防治有关问题予以解答。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李心语 摄

南方秋季呈现“初秋闷热、深秋干燥、昼夜温差大”特征,易诱发五类常见疾病。梧州市工人医院儿科专家李仲霞介绍,呼吸道疾病因干燥空气刺激与温差影响高发,需每日补水、及时添衣并保持室内通风;胃肠道疾病多由初秋闷热环境下细菌繁殖引发,需注意饮食卫生、减少生冷辛辣摄入;过敏性疾病患者需防范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随温差增大上升,老年人及高血压患者需加强血压监测;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则需通过清理积水、做好个人防护应对。

针对秋分后“秋燥”明显的特点,梧州市工人医院中医科专家程星从中医角度给出养生方案。他建议民众练习“腹式呼吸法”调畅肺气,每日清晨在空气清新处练习10-15分钟;饮食上多食用梨、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食材,推荐川贝炖梨、银耳莲子羹、粉葛排骨汤等食疗方;同时可按摩中府穴与太渊穴,通过穴位保健疏通肺络,缓解秋燥不适。

儿童健康防护是发布会关注重点之一。李仲霞表示,秋季儿童易受“凉”与“燥”侵袭,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皮肤问题。家长可通过“洋葱式穿搭”为孩子科学增减衣物,坚持温软易消化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手口卫生,并保持室内适宜湿度。此外,还需顺应秋分后昼短夜长的节律,建议学龄儿童每晚21点前入睡、保证9-10小时睡眠,同时多带孩子参与户外亲子运动,帮助其适应节气变化,疏解“悲秋”情绪。

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梧州市工人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彭军强调,秋分后气候骤变,昼夜温差大、寒邪易使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血压波动加剧,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急症的风险。公众需重点做好头部、颈部、脚部保暖,遵循“三个半分钟”起床原则;保持作息规律,避免擅自停药、减药及过度劳累;饮食上控制月饼摄入,搭配清茶解腻,严格限制饮酒。高血压、高血糖患者需加强指标监测,出现胸痛、头晕等症状时立即休息并拨打急救电话。

针对农村居民养生需求,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中心卫生院医师黄园英建议,农村群众“贴秋膘”需适度,多吃本地应季果蔬,劳作时量力而行、避免受凉;慢病患者要定期监测指标、坚持服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发布会还就“悲秋”情绪缓解、月饼健康食用、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区分应对、双节出行意外创伤预防等民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广西发布南方秋季疾病预防要点 专家支招健康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