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小月饼映照大规矩

中秋佳节,一枚小小月饼,成为观察作风建设的窗口。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过度包装、“天价月饼”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传统月饼回归本真味道。中纪委坚决遏制公款送节礼等不正之风,以“小月饼”推动“大风气”转变,这正是新时代红廉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体现。中秋不仅寓意团圆,更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廉洁定力。

从一块月饼看作风,筑牢“不想腐”的初心堤坝。月饼虽小,却能照见初心。回想革命年代,物资匮乏,一块普通月饼对红军战士而言已是奢侈,但他们始终恪守纪律、不越雷池。这正是红廉文化的生动体现——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从烽火岁月中淬炼而成的精神底色。从董必武一件长衫穿多年的朴素坚守,到周恩来补丁睡衣背后的自律品格;从井冈山“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纪律源头,到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再到西柏坡“两个务必”的深刻警示,老一辈革命家用一言一行诠释了何为廉洁自律、何为初心如磐。步入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主动从这些厚重的红色资源中汲取养分,将红廉文化作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唯有从思想深处铸牢对廉洁的信仰、对纪律的敬畏,方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线,让清廉真正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

从一个节日观风气,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篱笆。节日并非“法外之时”,而是检验制度是否严密、执行是否有力的试金石。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有效遏制“节日腐败”,关键在于制度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月饼回归简约、人情回归淳朴,正是纪律刚性约束带来的实际成效。红廉文化的传承,不能仅靠思想自觉,更要依靠严密的制度体系和严格的纪律执行。要将红廉要求融入干部选拔、考核、监督、问责各环节,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生态。领导干部尤其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遵守制度、执行纪律,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他人禁止的自己坚决不为,以以上率下带动形成清朗风气。

从一次自律见品格,营造“不敢腐”的清朗环境。廉洁重在自律,也成于他律。党员干部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慎独慎微慎初。具体而言,就要管住手——不收非分之礼;管住嘴——不吃违规之宴;管住心——不生贪欲之念,于细微处见党性,在小节中守清廉。要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红色传统利器,经常红脸出汗、排毒治病,不断提升政治免疫力。同时,必须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中秋月圆之夜,既是亲情的港湾,也是作风的考场。每一位干部都应多陪家人、多思民生、多读党史,在团圆与自省中净化心灵、砥砺初心。只有自律与他律同向发力,才能让红廉文化如清澈月光,朗照每一个角落,持续净化节日风气。

明月如镜,初心如磐;月饼虽小,规矩乃大。让我们以中秋为镜、以红廉为尺,在节日中锤炼党性,在细节中彰显品格,把涵养红廉文化作为终身课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让清廉之风如月光般洒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殷航(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小月饼映照大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