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飞阅长江 文润荆楚⑥】以“龙腰”之力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5”于9月24日至25日在武汉举办,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以“面向‘十五五’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议题开展研讨。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区、长江干线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十四五”以扎实实践为全流域发展提供样本。本次论坛绝非简单的研讨交流,更是湖北牵头汇聚全流域智慧,为“十五五”长江经济带突破瓶颈、注入动能的主动担当,充分彰显了服务国家战略的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是长江经济带突破“卡脖子”难题的核心动力。“十四五”收官年,湖北经济总量达60012.97亿元,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东风新能源汽车带动武汉、襄阳、十堰形成全国重要产业走廊。湖北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居中部第一,既筑牢了湖北“科技强省”的产业底座,更以“细分领域突破、全链条协同”的实践,为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转型提供了参考路径。未来,湖北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减税降费、融资贴息等惠企政策,推动中小企业与光电子、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开展“链式创新”,衔接“十五五”数字化转型要求,让创新持续赋能全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同融通是长江经济带下好“一盘棋”的发展关键。湖北以务实协作串联上中下游脉络,与上游川渝共建“光电子信息产业联盟”,襄阳为川渝车企配套核心零部件;中游武汉与长沙、南昌聚焦产业互补,武汉光电子器件服务长沙工程机械,南昌航空制造配套武汉产业,同时加密武九客专等线路、实现三地港口联动;向下对接江浙沪,武汉阳逻港与上海洋山港“江海联运”保障长三角货物运输,湖北供应优势产品的同时,引入长三角创投与数字技术。形成“上游技术协同、中游产业互补、下游市场联动”的产业格局。未来,湖北将牵头细化上中下游产业分工清单,提升长江港口联运与沿线城市通达效率,推进人才资格互认与跨省实验室建设,推动科创成果跨省转化,激活全流域协同动能。

绿色低碳发展是践行“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核心要求。湖北以精准实践焕新长江生态,长江武汉段1151名退捕渔民全转产,金口、天兴洲、双柳首次出现江豚家庭种群,标志着流域生态进入“繁殖-栖息”良性循环;东湖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纳入国家考核的断面中,水质优良比例为86%;宜昌磷化工固废转化率达 71.6%,领跑行业绿色转型;荆州崇湖国际重要湿地2019年禁渔前越冬候鸟约2.5万只,2024 越冬候鸟保有量已增至10万只。湖北出色的生态攻坚战绩打通了从生态到产业,再到收益的转化通道,让绿色发展贯穿产业全链条。未来,湖北将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绿色制造示范园建设,让“绿水青山”持续滋养“金山银山”发展。

保护传承长江文化是凝聚共识的精神纽带。湖北串联全流域文化脉络,向上与四川携手打造“长江文明双源展”,三星堆青铜神树与盘龙城青铜尊隔空对话;中游武汉东湖风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达2550万人次,黄鹤楼以VR技术让游客“穿越”盛唐登楼望江,“知音号”实景演出打响知音IP;向下联动江浙举办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活动,让荆楚编钟与江南昆曲同台奏响。文旅与科技融合发力,让文化遗产从“沉睡”变为“活跃”。下一步,湖北将持续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深化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打造“长江文明溯源之旅”跨省线路,打造更多出圈的旅游景点与文创产品,让长江文化不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舞台上的演出,更是能触摸、能参与、能共鸣的“精神脐带”。

长江奔腾万里串联11个省市,如巨龙横贯神州,湖北恰处“龙腰”关键节点。湖北是全流域要素流动的枢纽核心,更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湖北将持续以“创新驱动、协同联动、绿色引领、文化赋能”为支撑,为上游生态保护搭协作桥梁、为中游产业升级聚势能、为下游市场拓展开通道,以“龙腰”之力让长江“黄金水道”成为承载创新、生态与文化的“黄金经济带”,持续引领中国全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质量、更富活力的新境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汤佳男(武汉市蔡甸区发展和改革局)

责编:丁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飞阅长江 文润荆楚⑥】以“龙腰”之力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