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以大河对话谋持续发展

9月25日至27日,“大河对话”论坛将在武汉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立主旨报告、平行论坛和高级别圆桌会议等环节,为水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等全球性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本届论坛不仅搭建起高水平国际对话平台,更在理念交融与共识凝聚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论坛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水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跨领域对话、跨国别合作,推动水、能源、粮食协同治理,不仅有助于全球水治理体系的完善,还能为韧性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两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数智时代大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大河文明表达”展开深入讨论,主动回应科技革命对文明传承提出的新课题,同时还能探索文化价值传播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的创新路径。高级别圆桌会议则聚焦大河文明的生态保护,通过案例分享推动国际经验互鉴。明确的目标指引切实的行动,也必会收获明确的成果,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的治理新思路,将为实现水和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大力量。

本次大会也将成为推动长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机。论坛期间将全球首发《新时代长江治理》高端智库报告,该报告依托新华社全球调研网络,系统总结长江流域在生态、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成就及其国际意义。借助新华社18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影响力,多国媒体记者将来汉实地采访,近距离感受中国魅力,还专设新闻中心为媒体提供全面传播服务。与此同时,《大河之声》宣传视频、《大江行》新书推广以及“新时代长江之歌”摄影展等多项活动,将共同构成面向全球的“新闻礼包”,全面提升长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通过媒介融合传播,长江文化将跨越山海、抵达万千受众,这不仅将有效扩大长江文化的全球覆盖面,更将在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中,让长江文明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亮丽名片。

“大河对话”也是深化国际协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河流是孕育文明的母亲,治理河流、协调水与发展的关系,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本届会议将目光对准全球,不仅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的积极参与,还有来自巴基斯坦、法国、埃及、希腊等二十余国的四十多位水资源专家来访,与国内学者就大河文明表达、文化公园建设、流域治理现代化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汇聚全球大河沿岸国家的智慧,共同探索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这样的对话必将催生更具创新性与操作性的合作方案,为凝聚全球水治理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举办地,武汉能借此契机全面展示其在长江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显著成果。通过组织考察东湖绿道、大禹文化博物馆、长江文明馆等标志性项目,武汉突显其在生态保护与文化延续方面的成就。目前全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900余处、各类博物馆131家,已建立的文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系统性、整体性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同时,武汉联合长江沿线城市推出“锦绣长江”非遗展、长江文化艺术季、“送你十万朵栀子花”等文旅IP,积极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使文化消费成为城市新名片。连续举办的长江文化艺术季以及正在筹建中的长江文化主题博物馆,将进一步助推武汉建设成为长江文化传播的核心舞台。乘“大河对话”东风,武汉不仅有望大幅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将为湖北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注入强劲的文化动能。

2025“大河对话”既是一次对大河文明的深刻回望,更是一场指向未来的全球性对话。它汇聚治理经验、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播于一体,不仅系统展现中国在水流域治理与生态保护中的智慧,也将积极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大河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用区域协作超越地理与文化壁垒,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艺(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积玉桥街道办事处)

责编:杨虹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以大河对话谋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