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祝华、通讯员张思、朱秀晖、鲁修贫)水稻收割后,稻草怎么办?这在沙洋有了新答案:北上固沙。今秋,沙洋稻草远销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成为我国北方防沙固沙的“草根力量”。
9月18日下午,突降暴雨,沙洋县沈集镇亚杰秸秆回收合作社门口,两名大货车司机拿出油布,盖好各自车上的货物。车上的“宝贝”不是别的,正是当地随处可见的稻草。
“明天就发车,跑四天四夜后到新疆伊宁县喀什镇,共3400公里。”司机任宗国是宜城人,这是他今年往新疆运送的第二车稻草,一车280多捆,重达33吨。
走进合作社的仓库,稻草堆如小山,不时有农户开着拖拉机运稻草来。在这里,打捆机将稻草打成1米多高、200多斤重的草捆,然后装车。“昨天打捆165捆,由一辆山东牌照的货车运走。”正操作打捆机的李银芳指着墙上两长排用粉笔写的“正”字说。
“天晴一天拉走三车,雨天一天拉一车。”亚杰秸秆回收合作社负责人孙国荣说,目前已运走70车共2000多吨,原计划今年收购400车,受阴雨天气影响,今年估计只能收200多车。
当天,在拾回桥镇翔骏再生物资公司也有两辆大货车在装运稻草。司机李小龙说,这批稻草将运往内蒙古阿拉善盟,今年他已运送两批。“800多元一吨,已运走2000多吨。”翔骏再生物资公司老板刘星星表示,预计今年北销稻草7000余吨。
没人要的稻草是如何大量销往北方的?这要从一次考察说起。
去年,国家发行超长期国债用于三北地区防风固沙建设,沙洋县农机中心主任宋景华敏锐地嗅到机会:治沙用的草方格材料主要是稻草,沙洋有130多万亩水稻,稻草资源充足。今年4月,他带着6名镇村干部远赴甘肃、内蒙古等地考察,了解收储要求,寻找销售渠道。
然而,稻草北销仍面临难题:防风固沙需要长草,而荆门地区的收割机收稻的同时粉碎稻草;农村劳动力少,稻草打捆收储难。
问题总能解决。今年秋收时,沙洋从外地调来200多台收割机跨区作业,并购进50台打捆机将稻草初步打捆后运往收储点销售。
沈集镇凤桥村党支部书记李克虎说,2.5亩田产一吨稻草,农户自己打捆销售,每亩收入200元;村集体统一打捆销售,每亩收入150元。
“稻草都卖了,今年秸秆禁烧工作轻松了。”沈集镇副镇长谭娇凤说,以前秋收时,要经常往田里跑,进行巡查检查,防止焚烧秸秆。
目前,沙洋已销售用于治沙的稻草2万多吨,预计今年共北销4万吨,相当于10万亩田的稻草。
数据显示,治理一亩沙漠,需用一亩到两亩田的秸秆。远销北方的沙洋稻草,将为数万亩沙漠穿上“格子衫”,让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构筑得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