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时值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之际,在湖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上见”团队,邀请到著名楚学研究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江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玉堂,讲述长江文明绵延不绝的奥秘。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有黄河,同样有长江,他们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形塑了中华文化的风貌,共同淬炼了中华民族的风骨。
大江东去 文开三脉
长江流域,从文化分区来讲,有三大文化圈,上中下游各一个。上游是巴蜀文化圈,中游是楚文化圈,下游是吴越文化圈。中游的荆楚文化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我觉得是浪漫。我们从楚文化中的文学来看,庄子的散文,公认是战国时期写得最出彩的。鲁迅评价庄子的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没有哪个能超得过庄子的。那庄子为什么能这样呢?
孟子的文章,荀子的文章也很漂亮,但是庄子的文章,之所以鲁迅认为他超过所有的诸子,就是因为他想象力雄奇瑰丽。庄子《逍遥游》里面写大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以游无穷。”多么大的想象力。
辞赋浪漫 日月齐光
我们再看屈原的《楚辞》,它是以《离骚》为代表。《离骚》共372句,最长的抒情诗。在这里面,日月、风云、雷电、才子佳人、鲜花佳草,还有动物、猛兽、长蛇等等,几乎所有的自然现象、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可能都会出现,任他调遣,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屈原的《楚辞》是浪漫主义的高峰。
像李白,有两句很有名的诗,他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楚王那些辉煌的宫殿,眼见起高台,眼见楼塌了,现在还在哪儿看到?但是屈原的辞赋:“逾数千年,与日月兮齐光。”那杜甫他怎么说:“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杜甫说,我跟在屈原的后面亦步亦趋,但是我达不到他那个水准,我老担心追不上屈原的脚步。
苏东坡有一句名言说:“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什么意思呢?他说,我写了那么多著作,我不及一个人的万分之一,这个人是谁呢?只有屈原。《文心雕龙》是最著名的古代的一本文学评论作品,它用“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来评价屈原。不是一代人受到屈原的影响,是一代又一代人都受到屈原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就是浪漫。
长江流域不同的区域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种风格。它们当然有其共性,但也有某些个性。正因为这些共性和个性交错,所以在各自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的长江文化。
策划:陈武 陈俊旺
主创:杨虹磊 伍佳佳 章崴 章可可 刘思睿 麦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