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镜头为笔 光影为墨 “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大展9月16日启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莉、李一凡)一场以长江为名的视觉盛宴,即将在荆楚大地徐徐展开。9月16日上午10点,“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大展启动仪式将于湖北省图书馆一楼东厅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展览的启幕,更是一次对长江文明当代意义的深度凝视与集体致敬。

本次大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湖北省图书馆、中摄协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湖北画报社承办,长江沿线12家省、自治区、直辖市摄影家协会协办。展览自9月16日起持续至10月6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的重要子项目,“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大展以其近200件精选作品,构建起一座流动的“视觉博物馆”。这些作品来自专业摄影师与普通爱好者的共同创作,既体现了专业水准的引领,也展现大众参与的活力,形成了“千人千面”的创作格局,真正让人民成为文化表达的主体。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展览精心串联起一条“长江文明的时空长廊”。蔡立能老师的《虎跳峡》以磅礴视角捕捉江水奔腾的雄姿,彰显母亲河的原始生命力;曾朗老师的《长江之恋》通过俯拍宏观呈现人文活动的盛大场景;曾三东老师的《半城烟雨半城湖》则营造出云雾缭绕的山水城市意境,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这些作品让千年长江文脉突破文字抽象性,成为可触可感的鲜活记忆。

就时代价值而言,展览通过镜头勾勒出一幅“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图谱”。陈德芳老师的《时光之窗》记录列车内外的烟火气息,展现流动中国的温暖瞬间;陈锡萍老师的《智能制造》组照聚焦长江沿线工厂车间,完整呈现从“长江制造”向“长江智造”的跨越转型;陈光国老师的《彩虹·桥》以震撼视觉效果,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这些影像全方位记录了长江流域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展览中蕴含的丰富湖北元素,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生动缩影。从江边人家的日常生活到智能制造的前沿现场,从传统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景观,这些作品共同讲述着湖北在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与贡献。

展览还展现了多元的创作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关怀。陈国兴老师的《镜鉴粮芯》组照聚焦农业科研场景,捕捉科研人员为粮食安全默默探索的精神;陈嘉丽老师的《健身步道》组照通过航拍俯拍构图,创意融合地面彩绘与真实人物活动;陈剑华老师的《江边人家》组照则宛如一首充满生活温度的诗,借助摩托车后视镜等独特视角增添画面趣味与层次。这些作品将长江边的日常琐碎转化为动人的文化表达,让观者在细微处见宏大,在平凡中见非凡。

“影动长江”不仅是一场摄影展览,更是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些富有筋骨、温度与力量的影像,为长江文化艺术季增添了绚丽色彩,构建起一个全民可参与、可表达的公共文化平台。它们让我们得以读懂长江的过去,看见长江的现在,期待长江的未来。

9月16日,让我们相约湖北省图书馆,共同走进这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在光影交错间感受长江文明的澎湃力量,在镜头语言中读懂新时代中国的生动故事。展览将持续至10月6日,欢迎全省广大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及各摄影团体前往观展,共同参与这场跨越时空的视觉对话,见证长江文明在新时代的璀璨绽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镜头为笔 光影为墨 “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大展9月16日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