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魏萌叶、通讯员余晴、李悦聪)截至2025年9月1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累计引调水量已突破410亿立方米。工程运行以来,水质稳定保持II类以上标准,有效缓解了汉江中下游及长湖、东荆河沿线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压力,惠及下游600余万亩农田和800余万人口。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旱情频发,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面对严峻形势,引江济汉局严格遵循调度规程,依据湖北省水利厅指令多次开启泵站引水。其中,泵站最长连续运行时间达131天,充分展现了工程在保障日常调水和应对极端干旱时灵活调度的关键能力。2025年6月以来,汉江长期处于低流量状态,引江济汉工程成为下游生态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引水流量最高达500 m³/s,有效缓解了汉江下游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之一,其核心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同时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今年是工程通水第11年。自2014年9月26日建成通水以来,工程在防汛撇洪、抗旱应急调水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有力保障了汉江下游及长湖、东荆河的水资源供给和水安全,因此多次获得湖北省政府通令嘉奖,并收到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荆州市政府及荆门市委、市政府的表扬与感谢信函。
下一步,引江济汉局将持续加强科学调度与工程标准化管理,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在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同时,为湖北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