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鄂州汀祖镇丁坳村运动中心露天篮球场,冠亚军决赛在激烈进行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彭磊 李冲
通讯员 陈诗臣 张诚允
“赢了!赢了!”9月7日晚8点半,震耳的欢呼声划破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丁坳村运动健身中心的夜空,历时6天、激战40余场的第三届湖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圆满落下帷幕。
经过多轮激烈比拼,鄂州武昌鱼一队、荆州小胡鸭代表队、恩施州咸丰白茶队分获本届大赛冠亚季军,现场高潮不断。
这场村BA赛事,汇聚了省内外22支代表队、360余名运动员参与,不仅点燃了乡村体育热情,更以赛事搭台、多业共赢的“农文体旅商”深度融合新业态,累计吸引到场观众15万余人次,生动诠释了“乡土中国的极致浪漫”。
热爱篮球的小镇青年集结
当晚,鄂州市丁坳村运动健身中心人声鼎沸。球场上,队员们比分紧咬,分秒必争。看台上,观众们敲锅打盆,欢呼声此起彼伏。
村BA为什么火?70岁的鄂州市王边村铁杆球迷余新元一脸骄傲:“参赛队员就是我们镇的娃娃,我们追的是身边的‘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梳理发现,村BA的参赛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对篮球的热爱,使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小镇青年相识,并肩而战。
鄂州武昌鱼一队队员李志勇,20岁,鄂州市汀祖镇吴垴村人,小学起就去村里的露天篮球场看大人打篮球,如今是一名专业教练,在鄂州市多家青少年篮球培训班任教。上场前,他十分激动:“家里的亲戚朋友来了十多人为我加油,希望我们球队在家门口夺冠。”
黄石桃花鳜鱼代表队队员杨志刚是大冶茗山乡杨桥村的一名村干部,31岁。“感觉回到学生时代。”他说,自组队以来,结识了一群同龄的篮球爱好者,白天忙村务,晚上练篮球,生活更加充实。
36岁的荆门个体私营业主傅强,既是荆门中国农谷代表队队长,也是球队的赞助人。“输赢不重要,享受篮球的快乐就好。”他感叹,村BA为爱好篮球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即便技术没那么精湛,只要奋力拼搏,也能在赛场上闪闪发光。
荆州小胡鸭代表队共12人,队员包括农场职工、乡镇中学老师、养殖大户、企业职工。球队负责人、洪湖市篮球协会会长郑江枫介绍,当地篮球氛围浓厚,镇村之间、农场之间经常组队切磋球技,既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这也是我省乡村体育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省农民体协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省各地全面开展村BA、村跑、村舞、村钓、村采等系列体育健身赛事活动,打造农耕赛事品牌,建成水上项目、乒乓球、太极养生、舞龙、农耕趣味、休闲钓鱼等农民体育活动基地29个,拥有64个省级特色体育乡镇,一系列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体育健身项目深受欢迎。
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好看好吃也好玩!”当晚,黄石篮球爱好者陈军看和家人看完比赛后,又在场外买了鄂州武昌鱼、荆州小胡鸭等400多元土特产。一家人提着大包小包,散步回到临近岳石洪村的民宿,度过了一个充实又放松的周末。
岳石洪村负责人介绍,受益于村BA,周末两天,村里的十余家民宿、农家乐生意火爆,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村BA既有激情四射的体育碰撞,也有热闹非凡的人间烟火。
记者现场看到,每支参赛队以当地地标农产品命名,农味十足。一条条真空包装的武昌鱼被当作奖品搬上颁奖台,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赛场外特设农产品展销区。30多种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让现场球迷在观赛之余尽享地方美食。据了解,赛后周围的展销区将改造为“乡村振兴市集”,常态化帮助农户增收。
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公司不但参加了本届农产品展销,还负责比赛中场休息的互动环节,邀请现场球迷免费试吃公司的无骨凤爪产品。企业创始人胡秀容说:“比赛还没结束,就有很多球迷关注了我们的淘宝店铺。”
鄂州市还精心设计“观赛+品鱼+游乡村”黄金路线,串联丁坳村主赛场、岳石洪网红村及松风阁、观音阁等景点,让“看一场球,游一座城”照进现实,累计吸引到场观众15万余人次。
据测算,该市动员周边农户参与本次赛事服务,提供餐饮、保洁、零售等岗位300 余个,预计为农民增加劳务收入超50万元。
体育搭台,乡村产业唱出“新戏法”。省农民体协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省将进一步围绕乡村振兴,突出农耕、农技、农趣结合,进一步丰富赛事组织形式,全面促进农民体育向农村延伸,实现体育与文化、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