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新闻发布会在武汉召开,湖北向全球人民发起共赏长江文化的邀约,亮出了“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诚意与热情。这座“千湖之省”,在长江的滋养下孕育出太多好故事,请留步,让我来慢慢讲给你听。
长江边上烟火气向来十足。百年的码头文化养成了湖北人“过早”的习惯,这一顿,得给辛劳的工人管到太阳当头。天还没亮,摊位前就挤满了人,油润的热干面、酥脆的面窝、清甜的米酒……裹着无数湖北人的乡愁,也为千百万创业者的思维火花供能,如今每年返乡创业的6万多人,定是忘不了这一口。正餐,你得尝尝湖北的特产,从“种啥吃啥”到“要啥产啥”,这里的高精尖农产品“叫好又叫座”,鲜嫩多汁的洪山菜薹、年产量30万吨的洪湖莲藕、形成422.29亿元产业链火遍全国的潜江龙虾,在洪山实验室、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科研人员和田间地头的农民伯伯日夜奋斗下,这些都已是湖北人的家常菜,而好物不独享,通过“荆楚优品”品牌,这些美味沿着“复兴铁路”走向全国,沿着“一带一路”传向世界。
家住长江边,好玩的定然少不了。坐在三峡的小舟里摇摇晃晃,听两岸青山在耳边细语好不惬意,但“朝辞白帝,暮到江陵”已经是千年前的“旅游攻略”,如今沿江武宜高铁,1小时贯通湖北东西,还牵起沿线多城,“朝游三峡里、午上荆州城、夜登黄鹤楼”才是真正的“特种兵”玩法。今天的湖北积极拓展“演艺+文旅”“体育+文旅”等融合业态,以科技赋能千年荆楚风华,在历史书上可看不到,AI角色伴游黄鹤楼、云梦博物馆利用AR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武当山通过“数字武当”项目,利用三维技术将武当文化资源数字化为高精多源实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探索体验,游客在与“李白”的推杯换盏间,品味长江波涛与数字艺术共舞,这是独属于湖北的历史浪漫。
人到长江走,欢乐无极限。楚韵遗风藏在烟火气十足的巷子里,武当山上刚柔并济的太极风骨,和江城街头的“蒜鸟蒜鸟”,公交车“右转必停”的温暖微光,都是湖北人骨子里的“侠气”。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辛亥首义惊天一枪,并非好勇斗狠,而是一种深植于家国情怀与道义担当的勇毅和豪情。于是我们看到,在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刻,湖北人民为全国筑起生命屏障;在科技强国的征途上,华工光电紧盯“卡脖子”难题,一次次勇闯创新“无人区”。如今,在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布局中,湖北承托起“支点建设”的时代重任,正以九省通衢的地利,汇聚八方资源,以千湖之省的灵秀,滋养创新生态。从长江沿岸的“智谷”林立,到“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的崛起,一个生机勃勃、联通世界的湖北,正将厚重的文化积淀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发展新优势。
湖北的故事太多,别让我的多嘴耽误了行程。如今酷暑渐褪,鱼鳝肥美,花繁树茂,邀您亲自前来,慢品湖北,读她融于市井风物中的坚韧与温度,感她承古启今、迈向未来的磅礴心跳。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伟杰(武汉市洪山区“新声洪亮”团队、关山街道)
责编: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