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重磅官宣!9月12日,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璀璨启幕


极目新闻记者 张艳 高东起 丁晨 郑力强

勇担支点建设使命,打造长江文化高地。一场盛大的文化艺术盛宴,即将在荆楚大地拉开序幕。

9月5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定于2025年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期间将举行12项主体活动。

据悉,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指导,湖北省人民政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主题为“勇担支点建设使命,打造长江文化高地”。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开幕式点亮长江,天地为景、江水为韵

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将于9月12日晚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举办精彩的文艺演出。演出期间,将在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之间的江面上,安排8艘船只和1000架无人机燃放烟花,另有4000架无人机表演光影秀。广大市民可在长江两岸现场,或通过湖北卫视电视直播、新媒体网络直播观看开幕式盛况。

开幕式围绕“人民母亲河”“生态长江”“文化长江”“开放长江”“长江新时代”五大主题,采用文艺演出与烟花秀相结合,凸显“文化+科技”相交融,力争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沉浸式的长江文化艺术盛宴。

丰富艺术形式,彰显长江文化多彩魅力。文艺演出既有脍炙人口的长江流域民歌联唱,又有情景演绎屈原名篇《楚辞·九章》的优美舞蹈,用楚腔楚韵演唱的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还有来自埃及、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加拿大的五大洲艺术家联袂唱响世界文明交流的“大河交响曲”。歌曲、舞蹈、器乐、戏曲等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让大家沉浸式感受荆楚文化的悠久灿烂、长江文化的厚重多姿以及大河文明的多元共生。

活动还邀请了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刘汉俊、《人民文学》副主编邓凯等知名文化学者,做客演播室,畅谈长江文明,解读文化魅力。

探索表达创新,激发传统艺术青春活力。在器乐演奏方阵,采用与原套曾侯乙编钟同比例复制的演奏编钟,结合鹰笛等长江流域多民族乐器,扬琴、琵琶等传统民乐,与西方交响乐队共同奏响《长江四季》。由武汉音乐学院开发的“数智编钟”将亮相舞台,全方位还原古代编钟演奏的真实场景,实现传统礼乐文化与现代数字科技的跨时空对话。

开幕式将全新推出荆楚风情创演秀《激情“神武峡”》,以湖北经典民歌《龙船调》为音乐主线,创造性融合神农架梆鼓、武当太极、土家歌舞等传统元素,与街舞、说唱等现代表演形式碰撞,将荆楚三大文化地标——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的文旅符号融为一体,以青春化、时尚化的表达激发荆楚文化和湖北文旅的创新活力。

科技赋能光影,共享沉浸式视听盛宴。开幕式上,自然江景搭建临江水舞台。舞台表演将穿插烟火表演和两岸楼宇灯光秀、无人机编队表演等,共同为大家带来“江岸—江面—天际”三维交融的视觉体验。在舞台视觉上,我们引入了裸眼3D技术,雪域牦牛、竹林熊猫、湿地麋鹿等长江流域珍稀动物也将活灵活现地来到观众眼前。在立体文化展演空间里,观众将共享一场“天地为景、江水为韵”的沉浸式视听盛宴。

这场开幕式,将让观众感受到长江的风景之美、艺术之光、人文之盛,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与新时代长江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 资料图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发布会介绍,“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始终是举办长江文化艺术季的核心宗旨。本届艺术季通过创新活动设计、拓宽参与渠道,着力彰显群众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

——免费开放活动:

开幕式将于9月12日晚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举办精彩的文艺演出。演出期间,将在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之间的江面上,安排8艘船只和1000架无人机燃放烟花,另有4000架无人机表演光影秀。广大市民可在长江两岸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新媒体网络直播观看开幕式盛况。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刘汉俊、《人民文学》副主编邓凯等知名文化学者,将做客演播室,畅谈长江文明,解读文化魅力。

闭幕式将于10月30日晚在宜昌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届时组委会将通过网上平台向公众赠票。

“映像长江”电影周将在全省103个县(市、区)选取放映点,免费放映2000场以上国产优秀影片。

“遇见长江”文学周将面向全国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群众可自由投稿。

“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将举办优秀视听作品展播展映,群众可通过有线电视、IPTV方式观看喜欢的作品。

“聆听长江”音乐周安排的5场音乐会全部是公益演出,将通过赠票方式邀请社会各个阶层代表免费观看。

——预约互动活动:

“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将分别在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凤翎馆举办,展出战国早期至晋代重要简牍,长江流域古代文明、东周时期和楚文化考古成果。“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展将分别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和湖北省图书馆举办。上述活动,群众均可通过线上预约的方式前往参加。

——文化消费活动:

“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17部优秀剧目、27场演出将在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洪山礼堂、湖北剧院、湖北戏曲艺术中心、武汉剧院轮番上演。同期,全省各地剧院还将推出293部精彩剧目、563场演出。这些剧目覆盖门类全、艺术水准高、市场号召力强,群众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购票观看。

“书香长江”阅读周将举办武汉书展暨第20届华中图书交易会,邀请陈晋、莫砺锋、徐贵祥、戴建业、马伯庸等知名学者和作家,举办文化沙龙、名家讲堂、新书发布、阅读分享等活动,同步开展惠民购书活动,发放数百万元折扣优惠券,惠及广大读者。

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的12项主体活动中,对首届艺术季的8项主体活动进行了保留和内容创新,另外顺应群众需求新增了4项主体活动。

新闻发布会

12项主体活动,精彩纷呈、好戏连台

本届艺术季精心策划了12项主体活动。

“点亮长江”艺术季开幕式。9月12日晚在武汉汉口江滩三阳广场组织民歌演唱、编钟交响、情景舞蹈、世界大河名曲联唱等文艺演出,举办无人机光影秀、烟花表演等表演,创新打造“江岸—江面—天际”三位一体的文化展演空间。开幕式还将邀请长江文化学者参与《名家话长江》的直播访谈。

“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9月13日至10月12日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举行,将展示约120件美术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并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集中展示万里长江的自然美、人文韵、变迁史。

“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展。9月16日至10月6日在湖北省图书馆举行,围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大保护等主题,展出约200件摄影作品,用“大河记忆”“时代伟业”“流域映像”三个板块集中展现长江文化的独特审美价值。

“映像长江”电影周。9月29日至10月30日在武汉、潜江等地举行。公益电影展映将在全省100余个点位展映20部优秀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其中包括我省高清修复的红色经典影片《洪湖赤卫队》。同时,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在潜江市举办“让电影回家”戏曲电影交流研讨活动,集中展映《定军山》等15部不同门类的戏曲电影,邀请全国知名艺术家向观众倾情推介经典戏曲电影。

“聆听长江”音乐周。9月15日至19日,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举行,共安排5场音乐会,包括开幕音乐会暨大型声乐套曲《长江组歌》展演、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优秀民族歌剧选段音乐会、《长江》原创交响作品音乐会和长江主题合唱作品展演等内容,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9月13日至10月25日在武汉举行,邀请国家京剧院、东方演艺集团等中直院团和沿江知名院团,奉献17部艺术质量上乘的优秀剧目,涵盖京剧、地方戏曲、话剧、舞剧、音乐剧、歌剧、芭蕾舞剧、音乐会等艺术门类。京剧《红灯记》、昆曲《牡丹亭》、青春版歌剧《洪湖赤卫队》、舞剧《朱鹮》等精彩好剧将轮番上演。

“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9月13日至10月30日在武汉、宜昌、荆州、天门和云梦等地举行。包括高质量发展对话、网络视听创作采风行、优秀视听作品展播展映、“何以中国·家住长江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将发布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优秀剧目和首届“视听长江”微短剧剧本大赛优秀剧本。

“书香长江”阅读周。9月19日至10月26日在武汉、黄石和全省各地新华书店举行。活动涵盖第20届华中图书交易会、读书沙龙、书香中国万里行、新媒体文化博主大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地方版图书/馆配会、“荆楚阅读季”名人名家系列活动、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活动、经典诵读、“长江好书”“长江好物”发布、惠民购书月等多项活动,进一步擦亮“书香长江”品牌,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

“遇见长江”文学周。10月18日至19日在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咸宁、恩施等地举行。包括主题征文、专题研讨会和湖北文学之夜等3项活动,以文学之力赋能长江文化传承发展。

“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9月23日至10月30日在武汉、荆州、孝感举行,包括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东周时期考古成果展和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系统展示长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

“对话长江”学术交流。9月23日至27日在武汉举行,包括“长江高端智库对话”和“大河对话”2项主体活动,聚焦科技创新、区域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文化传承等议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研讨。

“唯见长江”艺术季闭幕式。10月30日在宜昌举行,将与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盛典结合,配套开展M榜影人见面会、大数据电影人对话、“三峡影踪·六公主探城记”直播打卡等3项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重磅官宣!9月12日,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璀璨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