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梦琪 刘沐炎)“家风是家里电风扇吹出来的风吗?”六年前孩子们一句天真的提问,成为荆门市东宝区泉口街道浏河社区推动家风文化创新传承的起点。如今,社区创新推出的“德润万家・家风讲者”项目已累计吸引 6万余人次参与,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获全国妇联作为优秀案例推广,成为荆楚大地上家风文化 “活态传承”的亮丽名片。
面对孩子们对“家风”的懵懂认知,浏河社区深刻意识到:家风传承必须从娃娃抓起,更要打破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旧有模式。为此,社区精心构建了涵盖社区、学校、家庭和专业社工的多方协同网络,让抽象的家风文化有了具象的“落脚点”。项目联合竹园小学广泛征集到2000多个鲜活家风故事,挖掘出80多件承载家族记忆的老物件。这些饱含情感的故事和物件,成为家风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同时,社区组建起一支50余人的多元化宣讲队伍——“银龄导师队”讲述岁月沉淀的人生智慧,“青苗宣讲队”分享纯真温暖的童年感悟,“先锋示范队”传递感人至深的榜样力量,再辅以专业理论宣讲员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支撑,让家风宣讲既接地气、又具内涵。
“德润万家・家风讲者”项目在形式创新上不断推陈出新,让家风文化从“馆内”走向“馆外”、由“静态”转为“动态”。小朋友担任解说员、“祖孙搭档”同台分享,为家风故事注入生动趣味;线下故事会、家书朗诵会与线上“学习强国小站”密切联动,极大拓展了传播渠道。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从优良家风中汲取力量、走向卓越的榜样:从踩缝纫机的女孩成长为残奥会冠军的张婷、登上星光大道的“板凳女孩”张琪慧……她们的感人经历,让家风传承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也让更多居民感受到家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社区还联合辖区学校开发了“家风微课堂”,形成《红色家书里的初心》《孝亲小故事》等12节主题课程,其中《一封鸡毛信的家风密码》被评为荆门市“思政金课”,让家风教育走进课堂、深入人心。
如今,“德润万家・家风讲者”项目已成为激活社区文明建设的“一池春水”。50余名宣讲骨干带着动人的家风故事走进千家万户,社区内“文明家庭”“社区好人”不断涌现,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日益高涨,邻里矛盾在沟通中悄然化解,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六年来,项目不仅让家风文化得到有效传承,更成为连接家庭与社区、传统与现代的情感纽带,推动形成“家风育民、家风惠民、家风安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正如社区居民所说:“家风讲者讲的是自家事、身边事,听着亲切,现在社区里吵架拌嘴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越住越舒心!”
家风是无声的教育,是社区的根与魂。“德润万家・家风讲者”项目正以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力,让文明新风吹遍浏河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持续滋养这个温情洋溢的大家庭,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明动能。